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读书笔记>《启发式教学的几个原则》读书笔记

《启发式教学的几个原则》读书笔记

时间:2024-03-07 07:21:05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启发式教学的几个原则》读书笔记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书笔记了!但是读书笔记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启发式教学的几个原则》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启发式教学的几个原则》读书笔记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思维活动,主动探求知识,增强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启发性原则反映和要求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主动作用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之间的关系。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①增强学习目的和动机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②开发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③培养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④坚持教学明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熟悉性原则。

  作为启发的材料应该是学生所熟悉的,感知过的而又能在记忆中得到再现的,否则将会启而不发。因此在讲解新知识、新问题之前要组织学生对有关知识进行复习。这样就可启发学生运用旧知识对新课题进行比较、分析、抽象、概括,一层一层地揭示矛盾,最后达到问题的解决。

  2、准确性原则。

  启发要启在关键上,启在要害处。关键就是突破难点到达重点的知识点,要害是指学生思路受阻的地方。这两者往往是一致的。

  3、及时性原则。

  要做到启发时,就要创设“愤、悱”的情境,就是说以一系列的启发过程,把学生引入“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紧张而又活泼的境界。当这个境界形成以后,教师抓住本质、关键,在要害处稍加点拨,启发的效果也就最好。教学中应尽量避免超前启发和推迟启发。

  4、思维性原则。

  启发的目的在于启动思维,思维来自问题,更来自对矛盾的分析。因此,启发式教学十分重视矛盾的揭示和矛盾的分析转化过程的教学,这里特别要揭示教材内容中展示的矛盾。矛盾的展示、分析、转化本身就带有强烈的启发因素,这个过程的本身也是一种思维过程。

【《启发式教学的几个原则》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与老师沟通的几个原则05-24

职场礼仪要遵守的几个原则05-03

辞职报告写作的几个原则05-04

启发式教学反思02-28

《原则》读书笔记12-21

启发式教学心得体会07-14

《原则》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02-18

《原则》读书笔记(共15篇)12-21

《原则》读书笔记【实用15篇】12-23

《几个圆圈》教案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