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读书笔记>老师读书笔记

老师读书笔记

时间:2023-09-29 07:00:30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老师读书笔记

  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书笔记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老师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老师读书笔记

  老师读书笔记 篇1

  家长抱怨早教学费贵还学不到东西,早教到底学个啥?

  有个朋友的孩子今年快2岁了,说话说不清楚,有人推荐她带孩子上早教,但是她听很多人说早教机构学费贵还学不到东西,所以在犹豫要不要带孩子上早教机构。

  最近在看小七老师的《早教痛点答疑5堂课》这本书,里面全面呈现了孩子早期教育经常会遇到的难点和痛点问题,例如:

  孩子看不到妈妈就不肯睡觉,怎么办?

  孩子三岁半有恋母情节怎么办?

  孩子胆小没有安全感,能纠正吗?

  孩子怕影子,并且不能一个人待在关上们的房间。

  孩子搭积木打不好就乱扔,怎样培养他的耐心等等。

  都是孩子在早期教育阶段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看到这些问题很多父母可能会说我们家孩子也是如此,我们也是这样,怎么办呢?上早教能解决吗?

  那么书中就这个问题做了详细的解释,早教,到底能学个啥?

  一、开发孩子的潜能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学习各种各样的技能和知识,而0-3岁时孩子学习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儿童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孩子一出生大脑发育已经完成25%,3岁的时候已经可以完成60%,从而决定了0-3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最佳时期。

  日本学者木村久一认为,儿童的潜在能力遵循着一种递减,即生下来具有100分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一出生就进行理想的教育,就可以成为具有100分能力的人;若从5岁开始教育,也只能成为具有80分能力的人,若从10岁开始教育,就只能成为具有60分能力的人。

  早教的首要任务就是做好孩子各项潜能的开发,锻炼孩子的平衡能力,感官能力(包括视觉,嗅觉,听觉等)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等,这些都是孩子以后学习和生活的基础。

  例如孩子感统能力的训练,所谓感统训练就是让孩子在充分锻炼各种感官能力的基础上,让身体能协调做出反应的训练。

  可使用的方法;

  1、触觉训练

  训练孩子触觉能力从丰富的触觉体验开始,例如让孩子多玩泥沙,多用粗糙的毛巾为孩子擦身体,鼓励孩子跟小伙伴玩,多跟孩子做抚摸,按摩,让孩子体验不同质地的物品。

  2、平衡能力训练

  平衡能力是从事任何体育运动的基础,至关重要,训练孩子平衡能力从学会走路之前的联系爬行开始,爬行对于平衡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这是一个需要全身协调才能完成的动作,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来说,滑滑梯,荡秋千,踩滚桶都有利于学会控制身体平衡。

  3、前庭觉训练

  前庭是位于脑干前方一个非常小的神经核,他为大脑过滤信息,选择重要的信息并作出回应,同时过滤掉不重要的信息,不让他们影响大脑的思考和运作,如果前庭觉发育不好,就会导致孩子学习效率不高,心情烦躁,语言困难。

  本体觉的训练以综合游戏为主,培养整体的运动能力就是孩子追跑跳的过程当中调整固有平衡,形成前庭平衡感觉神经体系,强化触觉神经关节信息。

  二、提高亲子互动能力

  早教有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教给父母如何和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进行互动,很多父母不懂如何通过孩子能够理解和喜欢的方式和幼儿期的孩子互动,早教中会设置许多这样的游戏,例如袋鼠妈妈运水果:

  将大树上挂满水果并放在场地的一端(终点),家长和孩子在场地的另一端(起点)面对面的站立,同时幼儿将自己的脚踩在家长的脚上,家长用双手提住幼儿的双肩准备,说儿歌:

  袋鼠妈妈,有个袋袋,

  袋袋里面,装着乖乖,

  妈妈和乖乖,相亲又相爱。

  这样的过程,幼儿可以体验到和父母或者同伴一起玩的快乐。

  同时书里还介绍了一些在亲子互动中遇到挫折的情况,并给出建议,例如平时对孩子肯定太多,现在孩子有点输不起,家长可以怎么做?

  1)平时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要适当示弱,如一起画画的'时候,家长不要画的太完美,给孩子释放信心的空间。同时要及时鼓励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的一些行为,例如孩子为你拎东西,要及时表达感谢,如妈妈拎不动了,谢谢宝宝帮忙拿袋子。

  2)让孩子适度“受挫”,挫折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和孩子玩游戏时,不要总是让孩子赢,父母也可以赢,孩子会从中了解到,谁更努力,谁得到的回报就更大。

  3)不要太专注于结果,多夸夸孩子做事的努力过程,如学滑轮不容易,你摔倒之后能爬起来继续滑,真的很有毅力也很努力。

  (三)学习能力培养

  对孩子来说,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就是听,说,读,写,计算,思考等学习课业的能力,这几种学习能力设计的心理过程十分复杂,他们包括感觉运动能力,知觉,语言,思维,自我监控等,而且这些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是不断发展的。

  例如书中提到孩子太小,看不进书怎么办?

  事实幼儿期的孩子对于看不看得进书这件事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一个孩子如果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会受益一生。早期阅读的意义在于让孩子听父母读书的声音,并把和父母读书这件事和舒适感,安全感联系在一起。美国教育部《早期儿童纵向研究》中表示每周至少听家人读书三次的孩子,其阅读成绩进入排名前25%的可能性,几乎是那些不经常听家人读书的孩子的两倍。那么如何为婴幼儿期的孩子选择书目呢?书中也做了介绍

  0-2岁纸质书,塑料书,不容易被撕毁,让孩子学会爱护书本

  2-3岁选择大幅配图的儿歌书,童谣书或者有简单情节的童话书

  3-6岁选择有丰富故事情节的绘本,鼓励孩子动脑动手的益智书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儿童出生后头3年的发展,在其程度和重要性上,超过儿童整个一生中的任何阶段,人的功能在0-3岁这一阶段实际上比3岁以后直到死亡的各个阶段的总和还要长,从这一点上来讲,我们可以把这3年看作是人的一生。”由此可见,早教对于孩子的影响是长远的重要的,父母应该在适当的时候为孩子选择合适的早教机构,开启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期。

  老师读书笔记 篇2

  我们向来要求学生做听话的乖孩子,做一个尊敬老师的好学生,然而反身自问,你尊重他们了吗?现代教育首先要求教育工作者做一个尊重学生的好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好老师,才能让学生真正尊敬你。

  尊重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作为教师应着力去关心每一位学生,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的特点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不同的情感体验与交流。如果用同一种方法同一种模式同一个标准,去要求每一位学生,毫无区别,其实那就是一种漠不关心,不负责任,也是极大的不公正不公平,也是极大的不道德不民主的表现。

  我们既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也要尊重学生的特长,一个人在社会上吃饭生活,在社会上立足,是靠他的特长,培养一个有个性的.学生可能比培养若干个平庸的大学生更有意义。

  不具备爱心的人当了老师对自己是一种折磨,对学生是一种痛苦,甚至是一种万劫不复的生命灾难。

  现代教师的职业道德可以归结和提炼成一个字“爱”,有了爱教师的职业道德便全有了,作为教师爱心比什么都重要。

  有爱学生就要尽自己的最但努力,爱心和爱的教育往往能创造奇迹 。世界上千千万万种教育方法,爱的教育是一种最伟大的方法,有爱就有希望,有心就有力量。

  老师读书笔记 篇3

  最近读了《中国教师最需要的新理念》这本书,书中谈到了“教育要强调个性,健全人格”,并且理论联系案例深入浅出的进行了探讨,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深有感触。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个性。”伟大的德国诗人歌德也曾说“一棵树上很难找到形状完全一样的叶子,一千个人中也很难找到两个在情感上完全协调的人。”这说明个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一种价值,世界的丰富多彩、人类的千姿百态也正源于此。

  学生在美术活动中比在其他教育活动中能更大程度地张扬和展现自己的个性。因为美术课程是一种综合性、活动性强且活动结果无对错之分的课程。在这种以美的熏陶为主的活动中,学生的个性得以全面自然地释放;性格、气质、情感得以自然流露;手、眼、脑得以协调开展,沟通了其物质层面与观念层面的关系,促进了个性的内化和健康开展,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能力、智力、人生观和情感价值观等综合素质。

  因此,在美术课堂中引导学生形成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同时,也应努力尊重、保持和开展学生的个性。要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就是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的开展,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形成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其个人价值。因此,我们的教育就要具有个性化,就要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受教育者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尊重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学中通过情感的渗透、传达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来实现学生的个性开展,促进人的个性自主和谐开展。

  教师是创设情境的主导者和调控者,通过各种方式、手段,有意设置一定的情境气氛,让学生产生激情,主动参与,释放激情,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个性化探究欲望、创造欲望,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

  教师要灵活地掌握课程的内容,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从学生的生活、兴趣出发,选择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的知识内容,深入浅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施展自我的个性魅力。

  开拓思维、综合的运用多种材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由表现力,促进个性的形成。采用集体合作的方式,加强相互间的交流,增强体验,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张显其个性。鼓励想象,求异创新,画画要画出个性。

  从美学的角度来说,风格,是指美术作品显示出的一种风格和气派。艺术风格,是艺术作品整体上呈现出来的独特面貌。它和人的风度一样,不仅具有独特的外形特点,而且还显示出内在的精神气质。艺术作品显示的是艺术家的个性,是个人风格,所以,个人风格就是艺术家在作品中呈现出的有别他人的`独特个性。独特性,又是艺术家的鲜明个性的显现,也是艺术家创造精神的表现。这种独特性是艺术家观察事物的一种独特视角和艺术表现的独特技巧在长时间的艺术创作活动中所形成的。

  中国书法里的“颜筋柳骨”,就是说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两个人楷书不同的个欣赏中,常以“雄伟、秀丽、豪放、典雅、古拙、飘逸、沉着、奇险、质朴、空灵、浓艳、淡雅、苍老、稚拙、缜密、疏野、高古清新、率真、自然、平淡等词语来欣赏、评价不同的个人风格”。所以,我们要在长时间的教学实践当中,不断的培养学生的个性。尤其是在创作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画出个性来。

  我们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一定会使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明确一个良好的学习流程,即:构思──选择制作材料──学习、运用不同的创作形式、技法、进行大胆、自由表现──个性化风格形成。这样,学生能够找到适合展示自我独特个性的艺术语言,培养学生对于审美的个性情感,最终成为一个具有独特艺术个性、独特审美修养的人。

  老师读书笔记 篇4

  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不仅仅老师要读书,每一个想提高学识的人都要读书。在这短暂的一个学期里,我读到了平时没看过的书。读书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一个学期里,我感觉收获颇丰。以下就是我这一学期来读书的心得。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是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静坐下来,深入地思考。”这句话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更需要读书。只有读书,我们才能拥有源头活水,滋润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只有读书,我们才能生成新的信息,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传递。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我们渴望读书,渴望获得知识,但是我们却常常会有这样的疑惑:我们应该如何读书?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人类要发展,必然离不开知识。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同学们如果从小不会读书,没有知识,文化底蕴不足,长大以后就很

  难立足于这个时代。正如高尔基所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前苏联巴甫连柯说:“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马克思说:“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感到不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同时我们也应抛弃古时旧的求知理念,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等等,都不足取。

  老师读书笔记 篇5

  最近我学习了郑毓信教授《国际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育》的第五章《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一章,收获颇多。

  在这里我重点谈谈数学教师的专业知识。

  郑教授认为一:“数学教师的专业知识”不能被等同于“数学知识”与“一般教育知识”的简单结合。一个好的数学教师应当具备以下三方面的专业知识。

  第一、教师数学知识的多少对其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第二、相对于“作为学科的数学知识”与“学校数学知识”区分而言,以下的转变对于数学教师来说应当说是更为基本的,既是应当是由自身对于知识内容的理解转而从学生、从教学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也即如何对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行教学以使之适合具有不同兴趣并处于不同认知水平的学习者。

  第三、为了作好自身理解向相关知识内容的转化,教师无以应对学生的情况有较好了解并掌握了一定的教学方法和原则——从而,从这样的角度去分析,将“关于学生的知识”和“教学方法的一般知识”同样看成教师专业知识的组成部分就十分自然了。

  (根据郑教授的分析,我们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努力走专业化成长之路使自己的专业专业快速成长起来,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善于学习。作为数学教师,通过学习,可以了解数学教育教学的要求,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明确教师自身的角色和定位。从而缩短探索的时间,尽快地了解人类的已有成果,扩大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认识。学习数学专业知识;学习教育基本理论;学习各种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向有经验的人学习,向同时代的人学习,向同事学习。

  2、勤于反思。反思自己的语言、行动,经验和思想,总结成功的经验;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反思学生的举止,实现教学相长。

  3、勇于实践。在实践中人们的认识才能提高并转化为行动的信念和能力,教师必须把教育的理论知识运用于教育实践,才能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技巧。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一定要学好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并运用于教学实践。

  老师读书笔记 篇6

  近期阅读了《教师怎样与家长沟通?》一书,该书中叙述着:一个孩子的健康、健全成长,单单靠学校或单单靠家庭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大家都知道,教师是观察不到孩子在家的情况,同样家长也很难看到孩子在校的表现,因此,需要的是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相配合,教育才会有针对性和连贯性。正确地说,这是校园人际关系中难度较大的一种关系。因为家长的职业不同、层次不同,教育孩子的观念也不同,要让他们都能与学校“步调一致”,真的很不容易。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大教育环境。教师与家长必须做到互相配合,和谐施教,共育新人。

  “尊重”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前提。尽管在教师与家长关系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他们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别。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特别是要尊重所谓“差生”和“不听话”孩子家长的人格。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还要客观地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和家长的家庭教育工作,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不要动辄就向家长“告状”,不要当众责备他们的子女。作为教师,更不能训斥、指责家长,不说有损家长人格的话,不做有损家长人格的事。否则会造成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隔阂甚至对立,还可能引起学生对家长或教师的不满,损害教师的形象,降低教育效度。尊重别人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

  “家访”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手段。教师的.家访。每次家访最好事先与家长约定,不做“不速之客”,以免使家长因教师的突然来访而感到不自在。家访一定要围绕事先确定的目的进行,最好请任课老师陪同。一方面显得较有诚意与重视,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教师在家访中要有诚心和爱心,讲话要注意方式,要多表扬孩子的长处和进步。如果教师对家长抱有诚心,对学生拥有一颗爱心,那么,家长必然会成为教师的朋友。切记,表扬学生就是表扬家长,批评学生就是在打家长的脸。

  “倾听”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任何一名教师,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错。而且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加之“旁观者清”,有时侯家长比教师更容易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放下“教育权威”的架子,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以改进自己的工作。这样做,也会使家长觉得教师可亲可信,从而诚心诚意地支持和配合教师的工作,维护着我们教师的威信。

  老师读书笔记 篇7

  读了<<教师人文读本>>只后,我的感触颇深,一代名师的教诲和许许多多的和我们一样的老师的心得体会,都让我受到了洗礼和教育。不错,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的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业。

  先辈、前辈和同辈中有不少楷模,为我们树立起精神的支柱,究其核心,那就是一种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即人文精神。它博大精深,但首先是爱,惟有了爱,我们才能成为一个育人之人。

  《教师人文读本》里面的文章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每篇文章好像都在写我们教师。在读“夫子循循善诱人”之时,第一篇文章《名师》就深深打动了我。文章中记述到的几位老师,都是一些知名的大师,从一些零碎小事,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出一个老师的不俗之处。从这几位老师身上我们不但看到了无愧“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这句话的亮点,而且深切感到教师是每一个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榜样。

  自从参加教育工作开始,就希望自己做一个好老师。然而就我一个人的力量,一个普通的小学教师,传递文明、光耀民族说不上,但是为人师表深刻记在我的心中,总希望能够尽自己的一些微薄之力去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孩子,让他们的生活能够丰富多彩一些,对社会多做一些有益的事,国家尽可能少一些负担,他们的后代同样能够得到爱和幸福。如果做到了这些,那我就无愧“人民教师”这光荣称号。虽然我无法作一个伟大的名师,但是我可以做一个响当当的好老师。

  教师也是我人生中的一张对照表,如果让我的.学生要去做什么,自己首先要能够做到。所以我必须具备合格的人格。这样,我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我才能够理直气壮,让他们能有个明确的道德方向,能够有辨明是非的能力,成为一个正直的人。虽然我不能保证我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永远不犯错,每个人做什么事都讲原则,但我希望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气质的同时,同样不失人格。一个老师,不是能够回答学生的所有问题,而是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出很有效的独特的建议。

  在不到一年的实际教育工作中,渐渐发现这才是学生最需要的,并且能够感觉到学生什么时候需要什么帮助,因为学生往往不习惯去请教老师。这是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矛盾。找学生谈话时,偶尔也能够给学生帮助,让他改变了一段时间。可是正当我有成就感而感到满足时不禁感叹,一个学生不是只有教师在教育,。而是全社会在教育,是人类的共同责任。只有这样,人类文明才能得到延续、进步和发展。

  老师读书笔记 篇8

  一般管理类的书籍都是长篇文字码堆起来的,像我这种缺乏耐心的人很难从头到尾细细品读,所以选生日书时,特意选了一本“图文并茂”的《杜老师的一天》。本书作者詹文明采用漫画形式,将深奥难懂的管理知识转换成轻松、有趣、亲切的言语对话,其中还包含不少深入浅出的事例讲解,别有一番韵味。该书以天为单位,告诉我们如何有效地把握每一天,倘若持之以恒、天天如此,就能一生都朝着有效、贡献和成果的方向前进。其中对我触动最深的有两点:

  沟通

  上情下达是行不通的,唯有“下情上达成功后,上情下达才有可能成功”,关于这点我是深有体会。以前我给部门内的员工下达任务和指标时,都是按照自身想法进行推动和进行,没有先与员工进行“有效沟通”,导致结果“事倍功半”。通过该书的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懂得要先花时间与员工进行意见交流,与员工分享自己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见解,之后共同讨论。作为管理者也要经常反思下自己的所言是否真正的做到了有效沟通,能不能把自己的要求准确无误的传达给下属,以利其快速有效的开展工作、完成任务,同时又能让下属把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些想法(好的不好的、利已的或利他的)反馈回来,第一时间掌握下属心态,及时给予处理。

  聪明、有效地工作

  面对每天堆积如山的工作如何处理?首先,问自己两个问题:一、这事我不做,会有什么后果?若没有就放弃;二、这事他人是否可以代劳且能办妥?如可以,就大胆交由他人全权处理吧。身为上司,若一味地认为属下无能,表明他肯定不适任。其次,在工作前要先理清工作目的'、目标以及想要的成功。在上级安排给我们工作任务时,恐怕大多数人在拿到任务后,不仔细研究下任务的要求、目的,就开始急匆匆的执行了;只有少数的人会在接到任务后,会细细琢磨此次任务的要求是什么?实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是什么?应对的方法有哪些?要达到怎样的结果?执行起来虽然在时间上比前面一类人稍晚一些,但到结果往往事半功倍。

  以上是我读该书的两点浅显体会,离真正的管理核心还相差很远。我们现在可能做不到像书里所说的那么充实、有效的一天,但我们应该以此书作为我们日常每一天的工作楷模,“每天进步一点点”。

  

  老师读书笔记 篇9

  修炼,需要沉心静气,需要简单一些,需要内心的坚守。

  偶然在书店看到《小学数学教师5项修炼》一书,便买了下来。花了两天时间读完。这本书作者是福建厦门实验小学的李玲玲老师,书中所谓的5项修炼是:读懂孩子、理解数学、有效研究、追随智者、全面学习,似乎也没有什么玄乎,但细细品读,却能引发很多的思考和回味,因为讲述的就是我们自己的故事、身边的故事。

  从个人的理解看来,李老师这本书不是专门写的书,而是多年来日常思考、随笔、论文结集而成,乃水到渠成之作。因而更有真实性、朴素性与可读性。

  读懂孩子,为人师者之根本。唯有读懂孩子才会真正站在孩子的视角去思考、去努力,也才能思考成人应该给与孩子的是怎么的帮助和支持。读懂孩子,更多要求从教育的视角而不是教学的层面去看待我们日常琐碎的工作、顽皮的孩童。“孩子的精彩才是教师的精彩”中的“逸凡发现”“开元格言”,“每个人都有获得满分的机会”中的.教育契机的把握,“多量出一些好孩子”中的“别急,慢慢来”“老师今天你给了学生什么面孔”,还有“不浪费没一个错误”、“教育,有事可以糊涂点儿”“分数不妨多点人情味”等等无不给人启迪,感动于李老师的儿童立场。

  理解数学,专业发展之根本。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理解数学本质,如何理解儿童数学影响着日常对数学的解读。李老师通过自己对新课标的学习理解带领读者理解把握20xx新版课标的精髓。

  有效研究,植根于课堂的小研究:问题中的、练习中的、日常教研发现的,点点滴滴的细节折射出一位智者的理性思辨和课堂情怀,“留一只眼睛看自己”是给她自己也是给每位埋头耕耘的教师的启迪。

  修炼,需要沉心静气,需要简单一些,需要内心的坚守。

  老师读书笔记 篇10

  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总在抱怨着时间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总是最公平的,它给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 24小时,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而没有主动去做是事。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脚”。有时为了一节公开课,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网上和杂志上搜索着相关的图片和知识;有时为了写一片论文也是绞尽脑汁,趴在电脑前浪费时间。想起来真是可悲!我想这就是平时不学习,急来“抱佛脚”的后果。书中提到:“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试问,从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俗话说:“活到了,学到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我更应当主动地学习。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这是作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书呢?

  苏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向我们阐述了许多伟大的真理,虽然他来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但他闪光的思想对我们这一代来说,丝毫不显过时。我想教育的问题是共性的,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或消失。今天,我浅谈了读《给教师的建议》后的一些感想,其实它里面的很多经验都值得我去一一聆听和反思!这些都将成为我一生将享用不尽的财富!

  老师读书笔记 篇11

  最近爱上了阅读,这也应召了国家阅读日的号召。不错,在书中我们能与作者思想共舞,也能放飞灵魂,更能激人奋进!

  冰心的儿童文学作品充满着对少年儿童的爱和希望。从她的书中我学到了从儿童的特点出发,寓教育于情趣之中,以情感人。不以空泛的说教,生硬的训诫来教育儿童,而是采用与少年儿童促膝谈心的方式,以亲切、委婉的语调,述说自己生活中的见闻和内心的感受,并且叙述得那样有趣,那样娓娓动听,就像有一种魔力吸引着小读者。孩子的.世界是纯真无瑕的,他们更能接受你与他是一种朋友的方式沟通甚至传授知识。

  冰心在自己的儿童文学作品中,也往往根据少年儿童求知欲强的特点,艺术地穿插一些天文、地理、、科学诸方面的知识,灌输给小读者。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既不像教科书那样系统,也不雷同于科普读物,而是以艺术的手法,通过生动、活泼的形象的描绘,使少年儿童在趣味横生的阅读中,扩大了知识面,增添着新的智慧。孩子生性是好奇的,对于一些生硬的呆板的填塞式教学不敢兴趣甚至于反感,我们可以吸取冰心的方法用生动活泼的表现手法吸引孩子们,让他们在兴趣中学习、提高。

  读一本好书就能学到一些好的方式方法,不仅提升了自己、更加帮助了别人。让我们一起阅读吧!

  老师读书笔记 篇12

  寒假里,我拜读了《教育与美好生活》。看了书之后,引起了我的深思。

  罗素,一个20世纪享誉世界的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对教育的观察、思考和实践经验均浓缩在《教育与美好生活》一书中。

  罗素说,有些品性只能为具有某些特点的人群所拥有,还有一些品行则应为所有人所具备。我们不能着眼于让每个人都具有诗人气质来构筑我们的教育。以下4种特征便可奠定理想品格的根基:活力、勇敢、敏感、智慧。

  我们中国的教育往往是求全的教育。我们总是在经意与不经意之间要求所有学生达到教育的所有目标。这便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也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一直处在学业无法优秀的焦灼感中。君不见,有多少三四岁的孩子因为钢琴热的不断升温而早早地就被父母赶到了钢琴上。有多少满脸哀怨的琴童,就有多少惟恐孩子在某一方面落后的家长。“求全心理”已成为中国教师和家长(其实是中国教育)的一种无法摆脱的'“隐痛”,这里面既有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有中国传统文化留下的痕迹。

  罗素说,儿童的生活原本是充满期盼的,他总是指向将来的可能目标。这是促使儿童上进的动力之一。但是,如果总告诉儿童将来会比过去更糟,这不啻会令儿童的生命之源干涸。

【老师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老师的读书笔记04-14

老师的读书笔记范文09-24

做好老师读书笔记08-01

读书笔记:做最好的老师12-16

做最好的老师的读书笔记11-16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03-02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03-07

小学老师读书笔记02-25

教师的读书笔记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