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读书笔记>《扶桑》读书笔记

《扶桑》读书笔记

时间:2023-09-24 06:55:02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扶桑》读书笔记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让我们好好写份读书笔记,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扶桑》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扶桑》读书笔记

  《扶桑》读书笔记 篇1

  故事发生在120多年前,美丽的乡间女子扶桑被人贩子拐卖,跟随大批海外谋生的劳工来到美国旧金山,她与大批被漂洋过海带到旧金山来的女孩一样没有其他谋生技巧,只能倚门卖笑,做供美国男孩和中国劳工们享用的皮肉生意。成了妓女的扶桑,从不反抗,一心一意地等着见丈夫,这之前,她得活着,并美丽着,她决定不了自己活下来的方式,但她可以选择微笑。扶桑是个不同于其他妓女的女子,她健壮而美丽,她温厚而善良,她迟钝而从容,她似乎不生活在那个充满杀戮,肮脏,压榨和渴望的世界里,她任人欺辱,任人称赞,任人因为任何原因想要索取她的性命,索取她的尊严,而她的脸上始终带着真诚而让人信赖的笑容。她像个美丽的傻瓜一样是旧金山唐人街上的一个传奇,男人们为她争斗,为她丢掉性命,而她依旧温厚真心地笑着,似乎她没办法左右生活和自己的.命运,只能超然地生活在世界之外,笑看这世界上的一切美好和丑陋。

  美国男孩克里斯从12岁起便沉迷在扶桑的大红缎外衣和丰润身体和宽厚笑容里而不能自拔,扶桑阳光一样的东方之美混沌着克里斯的少年和青年时代,并最终影响着他的一生。那段隔越了种族,隔越了年龄,隔越了阶层的绝望而又偶尔升起希望的恋情始终像一朵幼小的花蕾,始终在恶劣的环境里煎熬而得不到成长和开放。那是一段纯洁而惨烈的恋爱。一直处于悠深的黑暗里。

  很多作家的笔下,都有妓女的身影。扶桑,就是严歌苓笔下的一个妓女——第一代女移民——用肉体款待天下的妓女。

  严歌苓借扶桑的身体,让她负载一段沉重而悲惨的过去,一段真实的移民血泪史,其实包括美国历史书上称为“最奇特的社会现象”:白种男童,用午餐的糖果费向中国的妓女定期造访……

  这本书读起来心里有一种怪怪的沉重,故事里充满中国劳工的苦难和愚昧,充满种族歧视和践踏生命的仇杀,那个世界里男人们尔虞我诈地赚钱和享乐,女人们出卖肉体养活自己可怜的灵魂。一直在为生活在那个混乱年代里的扶桑担心和浅浅的心痛。她就像被上天派来承受苦难的一个菩萨,但她又如此真诚地从不反抗和对一切宽容的接受,我常常迷惑扶桑是一个有着什么样内心的女子,她的愚钝实际上是不是她无奈而聪明的一种生活态度。

  还好,那是个已然过去的年代;但悲哀,那依然是一些中国人曾经有过的生活。我们那些苦难的同胞,曾经在一个大洋彼岸的尊崇自由和平等的国度里,受了那么多的苦难。

  据说,扶桑有一个真正的故事原形,严歌苓翻阅了海量的资料才把扶桑这个人物刻画得饱满和完整,那么,曾经的扶桑,你真的受苦了。

  《扶桑》读书笔记 篇2

  阅读著名旅美作家严歌苓的作品《扶桑》,也是基于近来看了电视台热播的她的另一部小改编为电视剧《娘要嫁人》,她的作品总是语言生动流畅、文字犀利且简练,故事性强,尤其擅长对不同时期女性各个鲜活的生命描述与刻画,丰富而细腻。

  《扶桑》是以一个夹在东西方文化困惑的青年女子以叙事人的立场,对一百年前文化处境下中国名妓遭遇的传奇阐释。小说源起一百六十部有关圣弗朗西斯科唐人街的史书中,扶桑是作为最美丽的中国名妓被记载的故事,即便史籍所描述的很难考究其真实程度,然而一个古老东方女子与一个白种男孩彼此文化背景差异的撞击带来的乐趣与痛苦。虽然很难说清对《扶桑》一书的感受,也绝没有看休闲时尚期刊类读物的带来的轻松愉悦感,却毫不掩饰这是一部东西方文化框架下,对跨过大西洋第一代移民关于中国名妓扶桑的传奇而震撼的阅读体验,小说有着探密错综复杂的种族间情爱以及有关永恒爱情故事的主线。甚至展现了大胆、性感与惨烈的场面,黑幕、凶杀、贩卖人口,中国男人的粗辫子、中国女人的三寸金莲,都充斥着西方人的猎奇目光,人性的自私卑劣似败叶枯枝是随处可见的常态。扶桑般的女子们在苦难中冷酷麻木。作者这样描述:“这类风尘女子十八岁开始脱发,十九岁落齿,二十岁已两眼混沌,颜色败尽,即使活着也像死了一样给忽略和忘却,渐渐沉寂如尘土”,“幽黑的窗格内,她如一尊女神雕像,她红色衣裳临界她身后的黑暗…她微笑得那么没意义,却那么诚恳和温暖,母性和娼妓就那样共存在她身上”。主人公几近宿命的悲剧,让人惊悚不已、残酷得令人无法相信!

  作者以写实与写意的叙事纪实方式,让人非常深刻地感受到扶桑与生俱来作为东方女人的全部美丽,她是一个浑然天成的艺术象征,虽受尽蹂躏而弱者自有它的力量所在,同时蕴涵着弱者不弱的弱势生存的文化精髓。异国情调的克里斯从少年的'诱惑和用尽一生去深层勘探扶桑,发现心目中这竟是母性,正如作家笔下的精彩剖析:“母性是最高层的雌性,她敞开自己,让你掠夺和侵害,她的本性怒放了,悠然跃然腾空,她披着几乎褴褛的红绸衫站起,她是一只扶摇的凤凰”。一切巨大的痛楚和罪孽变成对她的成全,包含着受难和自身毁灭的情愿,她长辞般的微笑在表露,受难不该是羞辱的,受难有它的高贵和圣洁。

  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很有哲理的一句话。旧时代,多少风尘女子孤寂如尘土。大地无言,却生生不患,生命大而无穷。现实又有多少人真正有兴趣关注我们父辈或者祖辈的命运?一个不尊重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轻易忘记过去的民族,也一定不会有美好的未来。时光会记得,某些东西,并没有渐行渐远,而是深藏在心中,永远不会老去。

  叙事人称自己是第五代移民,她自问道:“跨过太平洋的缘由是什么。我们口头上嚷到这里来找自由、学问、财富,实际上我们并不知道究竟想找什么”。然而,迄今为止出国潮仍在继续,一代代、一批批移民奔向欧洲、涌入美国,多少人在为圆自己的淘金梦不懈奋斗,绿卡、财富乃至名望…,不知道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有那么多的苦难需要承受,那么多的辛辣与沉痛需要经历。或许再过一百年,在不经意回首间,才发现奔波的来路上,竟是梦想的残骸,曾经的壮志,早被残酷的现实压得沉重,浮躁的社会、纷乱的世界,迷惘的人生是否一样随波逐流。

【《扶桑》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活着读书笔记02-02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02-02

《孔子世家》读书笔记02-03

简爱读书笔记(精选5篇)02-02

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02-02

名人传读书笔记02-02

红楼梦读书笔记02-02

《悲惨世界》读书笔记02-02

《呼啸山庄》读书笔记02-15

高中围城读书笔记(精选5篇)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