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读书笔记>教师读书笔记

教师读书笔记

时间:2023-06-14 10:20:17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教师读书笔记汇编15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师读书笔记汇编15篇

教师读书笔记1

  一位名人说过的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我想说的是“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用我爱的杠杆撑起孩子的心”。

  霖霖是我们班这学期末新来的孩子。才来几天我就发现这孩子很聪明想象力很强但他的画画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都略逊于其他小朋友,而且不听从老师安排,喜欢自行其是;小手闲不住,不是乱揪别人衣服,将衣服上的装饰物扯下来,就是在别的小朋友脸上方抓一抓、挠一挠,虽然没惹出什么_烦,但是班里的小朋友及家长已是怨声载道。我和搭班的刘老师因为他没少给小朋友处理了案子,也没少给家长作了解释。

  要想解决掉这个“心头大患”,我的特效药就是用爱去感化孩子。我首先要做的是查清病灶,以便对症下药。经了解才知道原来霖霖一直由奶奶照顾,霖霖爸爸是家中的独生子,奶奶把这个孙子宠得上了天,对孩子百依百顺,加上父母工作忙,无暇顾及孩子,孩子便形成了如今的小散兵。后因奶奶生病,所以现在才由姥姥照顾。据孩子姥姥讲,在原来那个幼儿园,因为班上孩子较多,教师无法分出较多时间和精力去约束他,只要他不对教学活动影响太大,一般任其自然。但为了防止他对别的小朋友的伤害,经常是单独让他坐老师旁边,或是坐到教室的最后面,还让其他小朋友离他远一点,从而使他与小朋友更加疏远,让他与小朋友更加对立。姥姥把我们老师当成了救星,希望我们一定要严格要求他的`外孙子,改掉现在的坏毛病。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我又对其进行了家访,想更深入的了解他在家的一些表现,以便于家长和老师做好配合,对孩子的教育步调一致,起到效果。在家访中,我了解到霖霖这孩子特爱拼图,散乱的中国地图他一会就等恢复原样。而且拼起来不厌其烦,注意力能集中二三十分钟。我在班里向小朋友宣布了霖霖是班里的拼图大王,并让他当场演示。在小朋友热烈的掌声中,霖霖脸上露出了最灿烂的微笑,这微笑里我看到他的成功感、自豪感,也领略到他的幸福感。趁机我让他当小老师,教其他小朋友玩拼图。我偶尔一句“小_,小_”的称呼他,让孩子们羡慕不已的同时,把霖霖当成了自己的偶像,霖霖也已小老师自居更加懂事可爱起来,告状声越来越少了,孩子们围着霖霖谈笑风生多了,霖霖越来越招人喜爱了。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比任何人都清楚地知道“鼓励”这两个字对孩子的分量有多重。鼓励,它是一种不逊于血浓于水的真爱,这份情感对孩子来说是“灵丹妙药”,对老师来说是对职业的一种誓约,对孩子的一个守诺。

  我会经常轻轻地揽着他,告诉他老师也很想做他的朋友,并且带着他在身边做着欢乐的游戏,慢慢地我感觉到了自己手心里握着的小手也用力地回握着我;在他还和小伙伴们还产生隔阂的时候,我依旧开心地做着他的“大伙伴”,鼓励他融入“小伙伴”的温情中;在他面队手工活动显得“手足无措”的时候,我还是鼓励他,鼓励他通过不断的尝试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而当他有了一点点进步时,我会毫不掩饰自己的欣喜,高高把他抱起,让其他小朋友羡慕不已;还会将好吃的糖果放进他的手心,让他与自己的朋友一起分享,加强与小朋友的情感交流;还会给他小红花、小奖贴,让他饱尝进步带来的硕果。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霖霖各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他变得爱画画,有耐心,懂得与同伴友好地相处,懂得遵守规则,不随意动手打人,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小朋友对他已是非常认可,主动与他一起游戏、玩耍,这就又不断促使他努力控制自己不良行为。渐渐地,我看到了他脸上绽放出最美的笑容,那是和小伙伴在一起玩耍时候的笑容,也是他打开自己的心扉迎接新世界的笑容,更是他对成长过程用心的诠释的笑容。我知道,我已用我的杠杆——爱撑起了霖霖这颗心。

教师读书笔记2

  对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解读,我们可以从俩个方面进行!

  一、对新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对比

  1、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六条,是从原来八条的基础上进行改编的。

  2、“保护学生安全”首次纳入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3、明确抵制有偿家教现象。

  4、“终身学习”被单独提出。

  二、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核心内容的解读

  本《规范》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平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4、“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

  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

  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新《规范》语言精练、内涵丰富,充分体现了科学性、人文性、时代感,强调了教师的爱与责任,时时处处体现对学生的关怀。

教师读书笔记3

  在园长的推荐下,我用心的读完了这本书,本书作者李跃儿认为教育和爱育最大的差别在于:教育往往是居高临下的,而爱育则是平等的,居高临下通常会压抑、束缚,甚至会扼杀孩子生命的健康成长,而平等自由却能大大发挥孩子生命中巨大的原创潜能。

  孩子的幸福其实就像能够跳出所有颜色的三原色,可是成人只给了他们一种或两种,他们调不出幸福的颜色,他们的幸福被人拿走了。那么究竟怎样才不拿走孩子的幸福。其实教师或家长都不是有意去孩子的,只能说我们还不懂得怎样教育孩子。

  李跃儿的书里处处写着真实的例子,幼儿被成人教育不当培养出来的孩子是让人觉得可悲的。孩子本来像花朵一样的完美,应当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可是望子成龙的心态让孩子们承受心灵扭曲的各种苦恼。

  本书给我最大的`体会和感触就如书中写到的: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活在敌意中,就学会竞争,花在恐惧中,就学会忧虑;活在怜悯中,就学会自责,活在讽刺中,就学会害羞;活在嫉妒中,就学会嫉妒,活在耻辱中就学会负罪感,那么活在鼓励中,就学会自信,活在表扬中,就学会感激,活在理解,就学会了爱,活在认可中,就学会自爱;活在承认中,就学会了有目标,活在分享中,就学会感慨,活在诚实中和正直中就学会真理和公正等等。其实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只是说你受到的教育不一样会影响你一生。

  爱不是教育的全部二十教育的前提,教育必须建立在爱的基础上,少了爱何谈教育,智慧的爱能使孩子富于理智,愚昧的爱只能毁灭孩子,慈爱是智慧之爱,溺爱是愚昧之爱。我们对孩子,不能以成人的观点去衡量孩子的行为,我们要给孩子适度的空间,让孩子在属于他们的空间内自由遨游,无拘无束地欢乐成长。

  作为教师应当更多读有关于教育幼儿的书不断提高自我的专业素养。

教师读书笔记4

  教师应当是一名知识分子,那么什么是知识分子?什么样的人才能配得上“知识分子”这一称号?千万不要以为有了一定的学历的人就是知识分子,在西方社会普遍的认识和给知识分子下的定义是:知识分子是有责任感、正义感、社会良知和批判精神的人。无论古今中外,知识分子最可贵和最本质的人格特征是社会担当,即社会责任,具体地说:知识分子是能够用自己的专业为社会服务的人,是能超越个人和小团体私利而对社会和国家民族给与真诚关注的人,是能够时时关照自己脚下的路又常常抬头仰望天空的人,是能够认真思考生命意义并积极追求精神高尚的人,是能够面对世俗洁身自好的或面对权贵敢于坚持真理,有骨气有人格的人。

  一、优秀教师应当成为一名优秀知识分子

  1、 知识分子的平民情怀

  就我们而言就是要真正了解学生的需求,知晓学生的家庭情况,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给与那些因贫困、失亲学生以温暖和关爱。

  2、 知识分子的洁身自好

  受儒家思想影响和启示,中国的优秀知识分子想来具有洁身自好、清正廉洁,绝不枉法贪财等优秀品质,强调自己的人生责任感和使命感。

  3、 知识分子的骨气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说过:“中国几千年文明社会能延绵不绝,依赖着的三大支柱,一是政治和政权力量。二是财富的力量。第三更重要的是知识分子的不偏不倚,卓尔不群的人格力量。”中国优秀知识分子向来具有“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和蔑视权贵,捍卫真理和正义的高尚人格。

  4、 教师是天职

  在今天日趋功利的教育中,许多教师正在沦为技术性工具,沦为从事简单劳动的技术工人。

  教师的职业应当是天底下最为令人敬畏和仰望的职业,教师应当对自己的职业有一种使命感和敬畏感,教师应当时刻在自己心里仰望自己的神圣的天空20xx年教师读书笔记20xx年教师读书笔记。做一名优秀教师要时时刻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做一名古色古香的教师,把真理告诉学生。

  教师的生存方式应当是事业型和智慧型的',而不是世俗的、庸俗的、无聊的、甚至是愚蠢的荒唐的,教师的学问是“坐”出来的。然而今天的教师显得比较浮躁,如果大家能集中一起坐下来,静下心来研究教材,琢磨教法,交流工作或沉浸书本,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搞研究,做学问,不求短时问成效,但时间长了定会有所成就,收获硕果。

  上面谈的应当说是教师应当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教育思想,教育责任,教育目标,教育追求。

教师读书笔记5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家长对教师要求高,对学生的期看高。而学生又自己却无所谓,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当怎样做教师?这是我们常常谈论的话题。有时我们自己都觉得茫然,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往教学生。在暑期潜心浏览《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使我受益匪浅。总观全书,我将一些读书体会回纳为以下几点:

  一、做一个真实的人,勇于露拙也勇于表现自己。

  不管我们多么优秀,和几十个学生比起来,我们不如学生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学生在某个方面的知识可能远比我们丰富的多,这是个事实。由于传统的师道尊严,我们有时候不好意思在学生眼前露拙。却不知,这是一个误区。实在,学生也很清楚,老师不会的东西多了,对而言,他们已不再象小学生那样以为老师无所不知。所以老师假如在学生眼前伪装什么都懂,反而给学生以假的`印象。反之,假如老师在适当的时候哼上一曲,可以调走得找不着了,在适当的时候露上一小手,哪怕有着明显的破绽,在孩子们哈哈一笑中,让孩子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你,一个有血有肉的你,一个和他们一样在很多方面有着这样那样不足的你,孩子们和你的心理间隔一下子拉近了很多。另外一方面,假如你在适当的时候慷慨激昂的来几句演讲,声情并茂地来一段朗读,不经意间很专业地评一下当天的球赛,让学生眼前一亮:原来我们的老师还有这么一手!学生对你的好感马上激增。总之,让学生了解一个真实的你!

  二、做一个有情趣的人很多人说自己不会玩了,假如放两天假,一般也就是睡个大觉。

  有些退了休的老同道,一每天地老的特别快,大多由于他们没有什么业余爱好。一旦不上班了,整天没事可干,反倒闷出病来了。因此,一个人在工作之余要有一两种业余爱好,这是积极休息,也是进步自己生活情趣的必要的手段,假如整天只知道工作,那他的人生将是多么单调和乏味啊。"用艺术来'宣泄'实际上是最好的方法。比如看悲剧。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毁给人看,看到剧中人物碰到巨大不幸,观众的感情得到了宣泄。""实在更幸福的是创作艺术。在艺术创作进程中,自己的主观世界完全投进了进往,夜以继日乐此不疲,会令人十分满足。他创作时简直就是神,他非常自由,他感觉到世俗世界对他的限制而使他不自由,他理想中的天国就在他的创作中。""只有关心老师的心灵世界,才是真正地关心老师和生命质量。"

教师读书笔记6

  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绝对不要忘了:孩子们一向看着你,他们以你为典范。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之中最和气待人、最认真勤勉的一个。别想愚弄小孩,他们很聪明,必须会识破的。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很重要的,教师的人格水平越高,其典范作用也就越强。“欲齐其家,先修其身。”作为教师,就应经常反思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学校大力倡导和发扬礼貌礼仪教育,以“星级”奖励制度鼓励学生进步,要求学生进出校门、校园内看见老师主动打招呼;进出教师办公室,主动敲门,征得同意,方可进入;用心认真地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上学不得迟到,有事提前请假或事后补假……。对学生的一系列鼓励措施,大局部学生用心参与。

  学生是认真执行了,但教师是否为学生做了典范呢早上进校门,学生有礼貌地敬礼并问声“老师好”!学生认真清扫保洁区,……。我们的教师又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学生有会怎样想呢有一位学生对我说起过:有的老师我主动与他打招呼,他竟然睬都不睬我,也无任何脸部表情,以后我再也……。当然,这只是一种极个别的现象,但每每看到或听到这种现象,心里总不是滋味。

  我自己也以前在无意中没能主动与学生打招呼,而被学生质问。有一学生很认真地问我:“老师啊,上次我叫你,你没回我!为什么”我一脸茫然,怎样都想不起来,也许是我真的没看见或听见。但不管怎样我已伤了学生的自尊,我主动对学生抱歉,说声:“对不起!”学生还是很开心地走了。对我来说是一件微缺乏道的小事,但对学生来说是大事,他们感觉老师的.眼中或心中有他们的位置,对你老师的教育我就愿意理解,融洽了师生关系,无意中也缩短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对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就应都是有所帮助的。从此我无论走在哪儿,还是在校园内外,无论我是否教过他们,只要是学生我主动与他们打招呼,融洽师生关系。此刻有的学生站在教学楼走廊中,看到了也要与我招招手,我也主动回应。

  可见,教师散播一种典范,收获的是一种目标。有人说:“播撒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撒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撒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撒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就应做到,让学生心服口服,让学生直接从老师身上学到好作风、好品德。这样,才能到达育人的最终目的。

教师读书笔记7

  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

  读书让我更深刻得体会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此常和学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回想每一次学生在向我表达着他们对我的感激和敬意,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动,我总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种最崇高的价值。毫不避讳地说,这种崇高,正是我在读书工程中所获得的最大的收获,是我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具体表现。

  本学期,校长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我觉得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并不是如“蜀道之难”。只要我们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积累经验,长期地保持一颗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学生又将演出一幕怎样的好戏?我今天又将看到孩子们的什么新花样?我自己又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事?处处为孩子们着想,在为学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时,你也必然在一步一步的接近成功!

  一、博大而炽热的爱,在爱中不断认识自我

  名言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是的,对于教师来说,爱是不可须臾成缺的,只有以挚爱奠基,教师才会倾尽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热情,甚至生命献给他所热爱的事业和学生。名师魏书生认为: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学生不好教,常常是我们的方法太少。众多的成功者一再告诉我们,不管处于什么样的处境,只要你有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你就会自觉地去改变自己把外在的压力转化成巨大的动力,不断地学习,引千道清泉、集百家之长提升自己、充实自己。“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标示了有效教师高尚的师德境界。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教育尤其需要热情,需要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博大而炽热的爱,就不能成就有效教师。古今中外的名师们都是在以德之教,以身示范的教育过程中站立起来的,都是在无私奉献、无私的爱中不断认识自我。

  二、在不泯的童心面前,时刻警醒自我

  有效教师们都有一颗不泯的童心,他们总是保持着真诚、热情、乐观和积极,他们十分乐意与学生一起活动,一起游戏,一同欢笑,一同烦恼,王国亮老师说:教师只有始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才能以自己的心去发现学生的心。刘又喜老师整天与学生一起沉浸于小发明之中,多年如一日,乐此不疲。试问他们又怎么不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又怎么会不亲其师信其道呢?

  “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是魏书生老师总结的涵养性情的一条法则。这给予我的启示便是教师要以平稳的情绪和愉快的心境投入工作,善于营造亲切、和谐的愉快的教育气氛,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与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以名师们为榜样,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在学习与反思中,不断发展自我

  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教师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只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可见要成为有效教师对于学习的至关重要要有深刻认识,要把学习作为自身发展、胜任教学的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深入的思考,那么既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他给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洁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它清楚地揭示了一个教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不断的反思。反思不仅仅是头脑内部的想一想,他是一个不断实践、学习、研究的过程,是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的深层次的对话,要想成为一名有效教师,扎实苦干的精神和态度是基础,而学会不断地自我反思则是发展自我的必由之路。

  四、在合作交流中,不断提高自我

  新课程标准非常明确地把“合作交流”作为营造新课堂氛围和培养不宪政的重要目标。作为教师更重要懂得合作交流的重要意义。开敞胸襟,乐于交流句通,不孤芳自赏、不自我封闭。与学生亲密交往、平等对话、真诚交流,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埋诚相对,相互扶持。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身边的长者、名师的指名和帮助,团结的力量大,集体的智慧永远大于个体。

  豁然大度,宽以待人,不斤斤计较,不“同行相轻”也同样是一名有效教师应具备的条件。一位特级教师总结自己的待人之道是:“念人之功,容人之过,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多么豁达的胸怀,剖析许多名师的成长经历,是我们前进的灯塔,沿著名师的足迹,不断的自我反思,不断提升,在合作交流中不断提高自我。

教师读书笔记8

  师幼关系的好坏,对孩子来说,是向往的乐园还是监狱。在幼教岗位上经营一年的我觉得,绝大多数还是都是高高兴兴来幼儿园,因为幼儿园是可以带给他们快乐的地方,但往往也有个别孩子不想来园,其原因可能就是幼儿园或家庭的问题,而教师作为幼儿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就因在其工作中做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孩子们避免任何困扰,爱上这个乐园。我相信只有教师关注和满足孩子的各种合理需要,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享受快乐,让自己在工作中创造快乐,做个幼儿喜爱的魅力教师。

  阅读此书后,让我不禁联想到了幼教工作中的方方面面,的确是这样。而如何做幼儿喜欢的`魅力教师,也需要从幼儿的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去渗透,此书内容的方方面面其实都在教老师如何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在互动中做幼儿喜爱的魅力教师。

  为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引导幼儿与教师、同伴交谈……这些都是构建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的基本条件。

  在自己的实际互动中也发现了其存在的问题就是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往往把自己定位管理者和操控者,“现在应该做什么”,在这样的压力和环境下,师幼之间充分、积极地互动关系就难以建立。教师应成为互动的组织者和幼儿发展的支持者,才可能在实际中更多的关注幼儿的实际情况,关注幼儿的情感需要,衡量好幼儿与教师的关系,让互动更有效,让孩子更喜欢。

  在一个幼儿所喜欢的活动中,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他们自己在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答案中潜能得到了发挥,因为活动是幼儿自己的活动,所探索的问题也是他们真正想知道的东西,这样的形式教师就做到了顺应幼儿的探索,给足幼儿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同时幼儿也会爱上你的课堂,此时与幼儿的内心世界又靠近了点。幼儿在享受,教师在创造,让快乐一直延续。

  追求快乐是人的本性,把自己心中的阳光带给每一位孩子,受到他们的爱戴,我愿做幼儿喜爱的老师,和他们一起成长。

教师读书笔记9

  “有效教学”有三个基本要素: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综合起来讲,有效教学是指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

  如何实现有效教学呢?

  书中谈到首先要有效备课 。备课中讲到三种计划的制定,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有这种能力。具体到日计划的制定,也提出要考虑三个要素(1)学习者,包括了解学生个别差异及学生需要(2)学科内容及其结构,在这里指出教师的责任,尽管教科书中规定了教学内容,但是教师还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情绪状态对教材再度开发。还提出了教师如何利用教材?即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3)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文中指出教学目标关键在于教师提出的目标既不至于太抽象而令学生无动于衷,又不至于太具体琐碎而令学生不得要领。具体教学目标应该以激励学生热情的学习为标准;教学方法要为教学目标服务,要考虑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及课堂管理因素组合,很轻松地指出教师是一个“象受欢迎的男女演员”一样的复合型的天才。

  其次,有效指导 。主要讲了“有效讲授”与“有效提问与倾听”。在有效讲授的论述中教了我们三种技巧,感觉很亲切,很实用。象一位长者在循循教导,我浏览了刘教授的博客,其中对加入的条件有几条要求很耐人寻味。这样写:接受我的新生活建议,1、让读书成为生活习惯 2、把体育锻炼当成头等大事 3、为有困难的人提供帮助 4、不破坏、不挥霍自然资源 5、宽容他人的生活习惯,尊重文化多样性 6、保护动物,尊重生物多样性。感觉刘教授更加有血有肉,读起文章来更感觉亲切,似乎再听报告一样的感受,仿佛看到教授写书是的情景。文中关于“保持节奏”的策略也讲的很细致。如教学节奏与任务的难度或复杂程度相适应;教学环节的过度及不同 主题间的过度要重视,要保证过度数量不多,尽可能有条理,简洁等。

  教师读书笔记及心得(2)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夕阳之辉。一个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断提高,与其始终如一的学习是分不开的,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知识是没有穷尽的,坚持学习让人始终处于不败之地。反之,没有知识的不断补充和积累,人便会落后于时代。歌德说过,谁落后于时代,就将承受那个时代所有的痛苦。特别是在现今知识爆炸的年代里,不能接触新的知识便会被时代所淘汰。对于我们教师学习新的知识来面对新的挑战,更是不可忽视的。它能提供我们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正如高尔基所说,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但是由于工作的限制,上班族们不能向学生那样坐在课堂里学习,而读书就成了我们最有利的知识武器,通过书本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也不受空间的限制,方便的学到新的东西,扩展新的思路。总的来说,读书对于我们个人成长的好处可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读书可以让我们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问题,从而少犯错误,少走弯路。牛顿说过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远,科学巨人的虚怀若谷自然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还可以从中学到更有价值的东西。书籍对于整个人类的关系,好比记忆对于个人的关系。书籍记录了人类的历史,记录了所有的新发现,记载了古今历代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只有认真的学习前人的经验和理论,才能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上来看问题,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并有一个较高的起点。书本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的体现,通过对他们的学习,发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来不断的'完善自己,大大的促进了个人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这样说,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也是这样来实现的。试想,如果每个人都是从头开始,那么,无论多么伟大的人,做出多么大的贡献,人类社会最终还是在原地踏步。由此更可见读书的重要性了。

  二、读书开阔人的视野书本中的知识可谓是包罗万象,他能拓宽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的知识更全面。从而能够更深刻的思考问题,事物都是广泛联系的,现代的许多实践都证明了各种信息的相关性,如果只知道一个领域的信息,必然会有碍于自身的发展,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识,才能使未来的不确定风险降至最低。就像做股票的人都应了解当今的政治经济形势,以便能更好的分析股票走势一样。研究物理学的学者们都要有一定的化学和其他基础,才能有所成就。记得一位诺贝尔获奖者在复旦做讲演时就曾说过,现代科学已没有明显的界限,你必须对相关的科学都有所了解才行。在这方面,伟大的导师恩格斯就是一位广泛学习的典范,他虽然只上过中学,但由于他发奋读书,十九岁时就能用十二种语言说话和写文章,在参加工作实践后,他也没有间断过学习和研究,从而被马克斯称为一部真正的百科全书。

  广博渊深的知识,对恩格斯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准确的传播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有很大的帮助。从它的经历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知识的力量,更能体会到书本做为人类掌握知识力量的有力武器的巨大作用。

  三、读书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生来无善亦无恶,关键是正确的引导。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位良师益友就能起到很积极的作用,书本就是这样的一位。一本好书就如一个好的导师,它能教你如何做人,做一个于己于社会都有用的人。书籍能安慰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摆脱悲哀和痛苦的羁绊;书籍可以使枯燥乏味的岁月化为令人愉快的时光。书必将各种信念注入我们的脑海,使我们充满崇高的欢乐和思想,从而使我们入神忘情,灵魂升华。所以我们要倡导并支持读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一个称职的教师,以带动教育事业的蓬勃健康的发展!

教师读书笔记10

  踏上工作岗位三年了,在这期间我有过悲伤,也有过快乐,有过失败,也有过成功。学生时代,我是一个勤奋而努力的学生,踏上工作岗位,我依然是雄心壮志,想着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想着做一个优秀的老师。可是由于缺少丰富的工作管理经验,常常会有棘手的突发事件让我束手无策。什么是最好的老师?一直在寻觅答案。

  假期里读了教育名家李镇西写的《做最好的教师》,这本书记载了李老师从教多年的经验与收获,书中从作者步入岗位初期写起,从青涩写起,到有一定的经验,到经验丰富,满腹经纶,将自己的成长与成熟一步步介绍给了我们,颇有感触。有这样一段话:“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的或自由的发展。爱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书育人的动力。李镇西老师在序言中说:“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读到这里不禁问自己,在三年的工作中,我有没有达到自己最初给自己设立的目标呢,有没有超越自己呢?

  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爱表现为对教育事业的爱,对教育对象的.爱。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要对学生的成长以及未来一生负责,所以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只喜欢学习优秀的孩子,而忽略了后进生,他们更需要关心。只有那些“不可爱的德孩子”、“后进生”才最需要你的爱,他们就像迷途的“羔羊”,需要温暖,需要阳光。对于“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群体,教师必须给他们一个空间,给他们更多的关怀,让这些饥渴的花朵,沐浴阳光,健康成长。并且真正的教育之爱,并不是迁就学生,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而是要给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帮助和服务,我们要给与学生的,是他们走出校园多年以后仍然保留在身上的,深入骨髓的习惯和性格。这种带有养成良好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并然带有“强制性”,离开了严格要求,便不是真正的爱。

  老师也只是个普通人,也有自己普通的感情,教师要怎样拥有“师爱”呢?李镇西老师用一句话告诉了我们:“童心是师爱的源泉”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带着儿童的兴趣去探寻学生的心灵深处的途径,怀着儿童情感去理解儿童的心灵世界,那样才能真正走近学生的心灵世界,能理解学生的做法,从而让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和谐一致,这样的老师就善于发现学生缺点中的可爱之处,甚至智慧之处,那他看到的学生,都是带着“可爱缺点”的可爱孩子。同时,如果想和学生相处愉快,你就不能拿着大人的思想来衡量这些孩子,毕竟他们还不是大人。他们的思维有时还很幼稚,还会做错很多事情。如果你的要求很高很严厉,这样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这点我深有体会。工作第三年我担任了高一电商班的班主任,这些孩子从小就有很多不良习惯,我总是要求他们达到自己心目中的标准,总是觉得他们错误很多,例如上课迟到,不讲卫生,上课讲话,学习劲头不足……常常会责怪他们,这样对改正错误并没有太大成效,反而我用鼓励的方式,用允许他犯错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孩子们的错误越来越少了。

  要做最好的老师,那就要带着“爱”这个教育理念行走在教育道路上,爱教育事业,把教育当作自己的一项事业,爱学生,用真正的爱——师爱,去对待学生,为学生的的未来服务!

  回首自己走过的路,不禁惭愧万分。今天读李老师的书,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洗礼。我也愿“做最好的老师”!从现在开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争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教师读书笔记11

  最近读了《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在阅读中感受作者的智慧,聆听教育的真谛。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章所写《读书修身》。

  读书修身,读书致远。教书人应该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优秀教师应该是生活在书籍中的人,应该是渊博如一座图书馆的人。图书是教育之母,读书是教育之母。正如文章中所说,“我们在座的中小学教师朋友,也许你可以说,我是语文老师,我是数学老师,我是英语老师,我是物理老师,化学老师,体育老师,音乐老师……但我说,在”教师“这一称号之外,我们还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这就是”读书人“。”教书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读书的人,而且最好如台湾的严家淦先生那样,是一个“十足的读书人”。

  作者高万祥老师问过魏书生一句话:“你早先在农村时有没有想到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与辉煌?”魏书生认真地回答:“应该是想到的!”一种自信一种强大的自信。论学历魏书生只是沈阳市一所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初中32中毕业,由于受到文革的影响,失去了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读书是他在青少年时就养成得好习惯,正是由于读书才使得他在失去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时,仍然走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仍然著作等身,正是由于他的读书才使得他具有坚定的信念,远大的理想,才会走向成功。对于读书李镇西先生也说过一句话:“我可能是比别人早读了一些书,多度了一些书。”本书作者说了一句很深刻的话:“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用终身的时间来准备的。”

  成功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难,只要我们对教育工作感兴趣,只要我们能够坚持读书学习,勤奋实践,成功的大门一定会向我们敞开,借用作者的两句话改之为:其一“多一些书卷气,少一些世俗气。”其二“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过努力认真地读过一二百本好书!”

教师读书笔记12

  生活教育的目的首先是指向社会的、民族的、整体的、为人民生活向前、向上需要的、为民族、为大众求解放、谋幸福、培养生活力的教育;

  陶行知指出:

  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有目的生活是有目的教育,无目的生活是无目的教育。

  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又改造生活。

  陶行知认为:整个社会活动,就是我们教育的范围;

  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为什么主张社会即学校呢?

  陶行知还认为:

  ‘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面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来。

  他说,社会即学校这一原则,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而学校即社会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子里一样。

  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教学,是传授知识给学生,如不精于业务或不懂业务,则教不好课。陶行知曾指出: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每一个教师,都要切实掌握所授学科的知识技能,并要逐步达到精通的地步。陶行知认为,教师应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他指出:读书多,则积理富,积理富,则随时应用,绰有余裕矣。只有博识多闻,上课时才能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能做到问一答十,举一反三;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更具说服力。

  在学习方面,教师也必须责无旁贷地给学生做出好学、勤学的榜样。教师更有责任在业务上力求长进,努力跑在学生的前头,才能引导他们不断前进。

教师读书笔记13

  本学期我研读了《小学美术教师专业能力必修》一书,读后感触颇多,尤其是在美术教学方面,深刻认识到了一些问题。

  孩子学习绘画最初就是从画第一笔线条开始的,线条可以画出一切,表现一切,而且小孩子的线条最具表现力,最有创造力,他们的线条不受美术学习原则的束缚,没有经过规范的学习,这样的才是最真的,但并不是说他们的线条就是最美的。孩子的线条从手中来,从心中来,从他们纯真的思维中来。

  学生脑中固有的形其实是很难改变的,他们在幼儿时期学过的画法,大多是教师、家长所教授,或是从书中看来的,他们并没有真正的、实地的去看过和观察过,比如一些动物,他们只是在书中或电视上见过,甚至他们都没见过真正的鸡鸭鹅等家禽,因为动物园里没有。他们画的只是他们看到的、学到的“形”。让孩子们多看大师的作品,可以让他们认识到艺术也可以是“无形”的,可以突破外轮廓的局限。多安排写生课,让孩子们去画那些自己亲眼所见的物象,真正的体验“形”的概念

  不知其他教师有没有同样的想法:在刚开始当老师,或者是每个学期刚开学的一阵子,都会制定计划,认真备课,想方设法地进行精彩的教学设计,让课堂内容生动有趣,让自己的状态达到最佳,目的是吸引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听话。当然,效果是明显的,前几课师生配合默契、课堂纪律良好,但过一段时间,由于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习惯,学习疲倦,教师的各类业务逐渐增多,比如教科研工作、各类论文比赛、各级绘画活动和比赛的展开、学校活动的增加,都让教师把更多的'时间转移到此,对上课也就不那么上心,再加上学生的不配合,美术课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玩乐课”。所以,学生是很容易厌倦教师的同一种上课模式的,教师要多花时间在教学设计上,尽量每一节课都展示不同的自己,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保持下去。

  我发现了自己课堂上的一些语言的问题:讲话太多,不能让学生主动思考。由于我一直从事低年级美术教学,我深深的感觉到:一二年级的学生自我约束力差,课堂纪律和学习意识较薄弱,最容易在音、体、美等“副课”上讲话,不遵守纪律,于是我不时的提醒他们,或整顿课堂纪律,便养成了一种“唠叨”、“多嘴”的毛病,平时发现不了,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才觉得这样是不对的,美术课应该给学生相对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教师的语言应该为这种课堂服务也。

  回顾自己的美术课堂,总是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孩子们不配合、不听讲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自己没有真正投入到课堂中去,没有进行积极充分的准备。实物进课堂、课堂进场馆,课外、校外课堂都是很能丰富课堂的方法,但这种方法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并不能真正应用到普通的课堂上,也只能在一些优质课、研讨课、公开课上使用。我们平时使用最多的就是多媒体和网络,正如书中所说,这也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一些东西是需要学生亲自体验,亲眼见到才能有所感受,有所启发的。读书之后,我深有体会,我也要在以后的课堂中,做到尽可能的让实物进课堂、课堂进场馆。

教师读书笔记14

  “做教师首先要相信你所有的学生都是天才,你才会认真地教每一个人。”

  ——《学习的革命》

  感悟:

  我领悟到,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育不是要改变一个人,而是要帮助一个人。教育的本体性是育人。如何在教育的过程中让一个人具备品德的高尚?我想: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不论他为金钱去奋斗还是为理想奋斗,只要是正常的奋斗,正当的争取。在奋斗的过程中不忘父母,不忘时时去帮助别人,他都可以说是品德高尚的人。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在教学中创设使人思考、激励探索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心智发展的过程。与此同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也应成为实践“终身学习”理念的楷模。重视和加强继续教育,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总之,终身学习是我们教师能走在时代前列必不可少的前提。

教师读书笔记15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一书,感触很多。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是要想在历史课堂上实施有效教学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知识的入门,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实施有效教学,就成为众多教师不懈追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讲究开头,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成为催眠曲,因此必须讲究开头艺术。要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二、讲好插图,引发兴趣

  新编历史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插图多,直观性强,形象生动。讲好课文中的有关插图,对引发学生兴趣,增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记忆,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但在教学中,由于插图很多,限于课时,教师不可能每图都讲,只能根据教材要求和讲课需要选择讲解。有些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插图如果没有向学生讲解,就会使学生似懂非懂或一知半解。经过教师讲解,既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知识。如七上第8课《战国七雄》中的《商鞅舌战图》。因为“商鞅变法”是这一课的重点。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是通过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各国的变法或改革来实现的。讲好《商鞅舌战图》,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商鞅作为改革家的气魄和才华,又可让学生懂得改革的不易和改革又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提高学生对商鞅变法带来的历史作用,即“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的认识,也为以后理解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打下基础。为起到这个作用,我在讲课时,让学生看《商鞅舌战图》的同时向学生讲解:“图中就是当时商鞅舌战大臣的情景。中间席地而坐的是秦孝公。商鞅,这个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正在跟反变法的大臣辨论。你看他手拿竹简,引经据典,振振有词。他说:只要对国家有利,对百姓方便,就不必效法古代。他响亮地喊出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变法口号。坐在他对面的是两个保守派大臣甘龙和杜贽,被商鞅驳得张口结舌,坐不安席。这一场历史性大辩论,最后由秦孝公作决定:他说:“商鞅说得对,就按商鞅说的去办”。在讲述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学生全被吸引往了,达到了引发学生兴趣的效果。

  三、巧设疑问,以疑激趣

  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把它摆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学生找到“又一村”后,就会产生一种快感。这种快感又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通过一环扣一环的设疑解难,把学生引向似如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又一村”的境地,这样既激发了兴趣 ,又掌握了知识。

  四、创设情境,以情求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坚持情感教育 ,即在教学中创设能激发学生情感,有吸引力的环境,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感情上受震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这是很重要的。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和途径还很多,如巧讲典故,以奇引趣;精读诗词,以诗牵趣;编写歌谣,以歌导趣;设置图表,以图增趣等等,只要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 史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化繁为简,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充满兴趣的教学中,既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又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真正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教师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教师读书笔记01-02

教师的读书笔记02-15

教师读书笔记[精选]07-09

教师读书笔记(精选)07-05

教师读书笔记01-08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01-20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01-13

初中教师读书笔记02-13

有关教师的读书笔记03-08

美术教师读书笔记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