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读后感>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时间:2023-11-21 10:34:5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合集]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篇1

  花了三天晚上,我陆陆续续地看完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我不敢看快了,即使这本书对只是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安德烈之间来往信函的收录。这本书里的信件所谈内容设计了很多方面,如衰老,死亡,流行艺术,价值取向等等,有许多是我现在这个年纪所不能了解和体会的,但也有我所能领会的——他们都在竭尽全力地去了解彼此,撇开那些深奥的东西,还有母子间的爱与坦诚。

  从开头的两篇文章,《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连接的“份”》都可以看出,无论是四五十岁的龙应台,还是她那二十多岁的儿子安德烈,他们都在感叹时光飞逝,并表示了他们都想重新认识对方。安德烈,MM,每一封信的来往都是两个世界的交汇。相差三十多岁的两个人,都在努力地融入对方,那我是不是也可以试着再去重新认识一遍我的父母呢?

  龙应台试着忘记那个原来的安德烈——“那个让我拥抱,让我亲吻,让我牵手,让我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而是直面十八岁的安德烈——“脸上早没有了可爱的‘婴儿肥’,线条棱角分明,眼神宁静深沉”。而我,想试着用一个正在走向成熟的孩子的目光,来重新审视我的父母。

  那么爸爸就不是所谓的“严父”。他很少沉下脸来,他也会哈哈大笑,如果他一直都是沉着脸,那只能说他可能是网上所说的“面瘫”。爸爸其实很喜欢在网上看职业游戏选手的比赛,但我总是看不懂那些花花绿绿的游戏界面,也看不懂那些长得奇形怪状的东西跑来跑去有什么战术可言,但爸爸总是看得不亦乐乎;爸爸也在网上看时事和新闻,但除了什么怪事奇事,我对那些密密麻麻的字很少感兴趣。当然,我和爸爸也有谈论的东西——我们可以在饭桌上,由一碗竹笋鸡联想到《红楼梦》,爸爸就会开始讲述“红学”是什么东西;也可以在看电视时就开始你一句我一句地背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琵琶行》。我其实不喜欢作文书里的“慈父”,“严父”,那些都太虚幻了。我更希望看到一个真实的人,生气了就吵,满意了就夸,会笑会哭,就如安德烈和龙应台一般,每一句都发自肺腑,每一句都掏心挖肺的真实,不对就是不对,厌恶就是厌恶。

  如果真实,那么妈妈也就不是会半夜起来特意到你房间给你盖被子的母亲,她会在我生病不舒服时关心我,但不会跑来盖被子,除非我发烧。我的父母一律认为我已经不小了,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而且妈妈很新潮,微博,微信,YY(标志为一只可爱小浣熊的'语音软件),眼下最流行的游戏……全都可以在她的手机上找到。爸爸一直说我和我妈是十足的“手机控”,那么我和我妈妈的聊天内容自然要丰富一些。妈妈在微博上看到有趣的事会第一时间告诉我,然后两人一起捧腹大笑;我们俩也会在一天晚上走在街上,两旁的行道树投下朦胧的剪影,路灯洒下一团昏黄的光,边谈着今晚某某频道的歌会,一边慢慢走回家;也会在逛书店时,看见《飘》妈妈就想起斯佳丽,再想起费雯丽主演的《乱世佳人》和她看过的为数不多的名著之一《基督山伯爵》。总之看我和我妈的相处方式,就像看一对姐妹,聊游戏,聊好歌,聊小说,有时也会聊聊学习。我总觉得,和父母相处,做到父(母)慈子孝并不是最高境界,正如与老师是亦师亦友,和父母也应该如朋友一般,可以严肃地探讨学习,也可以侃得天南地北,几乎是无话不谈,也就如安德烈和龙应台。

  时间白驹过隙,“安安”不见了,我也在长大。以后我和父母会怎样?二十岁时,三十岁时,四十岁时……没人知道,或许那是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抑或一切如常。但至少《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告诉了我,每隔一段时间,去重新认识一次自己的父母,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们都在成长,每一次认识都是在拉近我和父母的距离。摒弃如提线木偶一般僵硬的“严父慈母”,直面最真实的父母,这样,我才可能真真正正体会到龙应台和安德烈在写信时的那份感受——很高兴认识你。

  从小时候到现在,每一次重新认识对方,都有一种快乐,都是一种蜕变。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篇2

  “孩子,我要求你用功读书,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绩感和尊严,给你快乐。”一句话在脑海盘旋许久,许久。

  在我们孩子看来,读书无用,而一些学生变相的认为读书是为了父母,成绩就是父母的脸面,而父母逼着我们学习,孩子会不停的厌倦,没有了幸福,没有了快乐,甚至是亲情。

  原来在平淡的'日子里,父母早已用心,把未来打造得尽可能简单、舒适,不是为了他们自己,而是一个孩子的未来,他们早已经在我们逐渐成长的过程中缓缓的放下那双疲惫的饿瘦,让我们更加幸福、快乐去度过后半生,他们可能也曾后悔,也曾在夜深人静是偷偷抹下眼泪,第二天依旧笑对我们,而我们只是一度的自责、嫌弃甚至是厌恶、憎恨。从现在起,爱上父母、爱上父母为你做的一切。感恩、感激、感谢!(张思行)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篇3

  “妈妈,你和我说话的方式,还是把我当作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你的生态啊。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拿起《亲爱的安德烈》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样一段话,瞬间一种强烈的共鸣扑面而来。的确,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总是会有很多自己的思想,想着走自己的路,选择自己的品味,在搞自己的游戏,并总是在心底高呼:“妈,你能不能理解,我们要自己出去探索。”这便是我们心中的独立。

  而我是从何时开始变得上述般反叛的,具体自己也说不清楚。或许是我产生“这么大的人同母亲还太亲近,代表着本身人格独立性不够完整”的观念开始的。只记得去年自己当选“蠡中年度十大人物”后,家里没人知道,直到颁奖的前一天晚上,母亲才因我的一句话“明天的颁奖典礼我是获奖者之一”而得知。“什么?你?!你申请了?怎么没和我们商量?”那一刻望着母亲惊愕的表情,心底却莫名地涌起一种快感,这是这么多年来我第一次自己做决定,而且是一次成功的决定。于是每每当我想起这一经历,嘴角便会情不自禁地扬起一丝得意的笑。然而当我读到书里第三十四封信中龙应台面对儿子的独立宣言时的“惨状”,这抹浅笑满满的冻结、封存。

  从未想到原来作为母亲的她们,面对这样的言语与场面是这般“无法应付”。那一刻,我首次于她们的角度开始试想。一开始的自己,只是个柔软地躺在母亲怀里的小婴儿,大声地啼哭,傻气地笑,流着口水亲切地叫着妈妈。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悄然成长,一点点地变得成熟,一点点地追求独立,然后毅然地奔向那个未知的世界。这一切都在母亲的眼里,而她只能远远地站在身后,惆怅地望着我的背影,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变得越来越小……或许,在她心里依旧清晰地记得,那个柔软地躺在自己怀里无助啼哭的'婴儿时代的我,而我却仿佛一夜之间变得亭亭玉立,说话干脆,做事自信,又不拈人,并且叛逆地表示,我没话想和她说。这个时候,一旁的母亲真得会很心痛吧。

  此时再回想自己,在这羽翼还未丰满之际,就早已想方设法地追求“独立”,是否的确疏忽甚至在无形中伤害了有着中国“保护式”教育心理的母亲。

  一番沉思之后,目光再一次回到手中的书上。书的封面,是英俊的安德烈沉思的样子。蓦然发现再叛逆的孩子,在母亲面前,其实仍然只是一个孤独成长的少年,一个面对学习、情感、生活常常困惑,却努力地去适应和排解的少年,一个拥有和自己一样血液的优秀、感性、率真、诚实、幽默……的可爱少年。

  书的封底,是恬淡的龙应台微笑的样子。再优秀强悍的女人,在孩子面前,也只是一个焦虑地帮助他在迷途中寻找出口的平凡母亲,一个愿意放下自己所有的尊严,忍受孩子的嘲笑的母亲,一个做这一切,只是为了重新找回这个属于自己的孩子的可敬母亲。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篇4

  《亲爱的安德烈》记录了著名作家龙应台与她的儿子3年之间的通信。这本书是上中学的女儿推荐给我的。读完这本书很是震撼,也收获颇多。

  文中的一行行文字敲击着我的心灵,让我看到了一位努力深入儿子内心、想要打开那扇心灵大门的母亲,字里行间呈现出拳拳爱子之心。文中安德烈的聪明睿智,善良幽默,又有孩子气的偏激。书中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描写,还有那些在我们中国传统家庭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

  文中,作为母亲的龙应台发现母子暂时分开,等到卸任再回儿子身边,安德烈已经是一个小伙子了。而此时,母子间却多了一堵无形的墙,在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上,双方多次出现分歧,不同的两代人,也是两国人,中间还横着东西文化,由此就产生了代沟。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的时间,以书信的方式,走入对方的心灵。龙应台“第一次了解了自己十八岁的儿子”,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安德烈曾在信中这样告诉母亲:“妈妈,你跟我说话的'语气和方式,还是把我当十四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二十一岁的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舍。”书中很多这种语言犀利、一针见血的文字,点名了安德烈不希望妈妈还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他,希望自己能独立,能长大。。。这些文字,促使龙应台去思考,去改变,努力使自己重新变为那个让儿子既爱又喜欢的妈妈!

  对比之下,想想我们中国的家长,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我们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是被照顾和服从的对象,而完全忽略孩子内心的感受。跟女儿说看了这本书,觉得自己真应该向龙应台学习,真的羡慕母子间无所不谈、畅通无阻的沟通交流方式,不想女儿开心地说:“其实妈妈已经做的很好了!”那一瞬间眼睛竟湿润了,感动于女儿如此理解体谅妈妈!想想女儿上中学以来,因为学习任务变得繁重,我总想让她变得更高效,更井井有条,为此没少唠叨甚至大发雷霆。好在女儿比较理解妈妈的良苦用心,有时虽有不耐烦,但从不顶撞。这对于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实属不易!《亲爱的安德烈》母子间的书信交流,也让我想到了,当与青春期的孩子出现分歧时,何不用字条交流来解决问题呢?之后,女儿的书桌上多了一个小本本,每当我有什么建议时,把这些想要说的话写在上面,我少了更多的唠叨,女儿则更多了一份理解,合理的建议她总能欣然接受并乐意和我交流。母女之间又回到了朋友般无话不谈的理想状态!是的,“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也是需要平等对待的。对于青春期孩子来说,拥有和谐的亲子关系,还担心你的孩子有多叛逆吗?

  真幸运自己在孩子青春期之时遇到《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让我也有幸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这是一本家长和孩子都适合阅读的书籍,母亲可以从安德烈的字里行间知道同龄人的孩子心里想什么;作为孩子,站在安德烈的角度,看看龙应台一封封饱含爱意的回信,也许会对父母有了更多的理解。

  希望爸爸妈妈们也能静下心来读一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把我们严肃的爱变得温情一些,多给孩子一些柔美的微笑,让孩子们在爱的氛围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相关文章: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04-28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04-19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09-05

【精品】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15篇09-10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范例2篇]11-21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优选(14篇)10-23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范例15篇]12-13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03-03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