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读后感>西游记读后感

西游记读后感

时间:2023-11-10 17:59:2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西游记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西游记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西游记读后感

西游记读后感1

  我最近读了《少年读西游》这套书,书中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为了能取回经书,师徒四人不畏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他们师徒与妖魔鬼怪斗志斗勇,最终到达了西天,然后取回了经书,送回到了大唐。

  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孙悟空。因为他不但本领高超、能言善辩、尊师重道,而且有猴子的天性、顽皮可爱;我对唐僧有意见,因为他人妖不分,悟空好心救他,唐僧不但不感激,反而多次误解悟空,还时不时念念紧箍咒惩罚悟空,直到看到了妖怪的真面目才想到了悟空的种种好处。

  这套书不仅写的精彩绝伦,扣人心弦,而且内容中的师徒四人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也深深的打动了我,也是值得同学们读一读的好书。

西游记读后感2

  描写两件事,一是孙悟空被放进炼丹炉,炼出火眼金睛后再闹天宫,表现悟空的反叛精神。二是没逃出五指山,被压五行山下。暗示了孙悟空与佛有缘,为后文受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埋下伏笔。

  《西游记》中用孙悟空比喻人的心识(心猿)。人通过心识既能作恶,也能行善。人的本性则是真心佛性,只有通过弃恶行善的'修持和领悟,才能降伏心猿,证悟真如佛性,故有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西游记中糅合了儒释道的多种理念,比如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师父菩提祖师居住的地方就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两句话其实也都是指的“心”

西游记读后感3

  唐僧诚心向佛、顽固执着,孙悟空-正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于天命。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猪八戒,他的本事比孙悟空可差远了,更谈不上什么光辉高大,但这个形象嘴非常甜;师傅唐僧,虽说没有孙悟空的本事、猪八戒的活泼、沙僧的勤快、白龙马的脚力,但他品行端正,不怕任何困难,有坚定的.信念;沙僧和白龙马虽说没有什么本事,但都甘心当好后勤。

  读了这部书,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有坚定的毅力,不畏艰险。

西游记读后感4

  我认为《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中最适合我们小学生读的一本了,它不仅人物个性鲜明,而且故事情节曲折,非常有趣。其中,我最喜欢的.文章是——智收红孩儿。唐僧在西天取经的路上经历了许多困难,红孩儿是一个非常难缠的小妖怪,红孩儿的父亲是五百年前和孙悟空有“八拜之交”的牛魔王,则母亲是管理芭蕉扇的铁扇公主。在这一章节中,对于孙悟空与红孩儿如何斗智斗勇的描写非常生动,可谓跌宕起伏,令人着迷。

  读完这本书,我希望自己日后遇事要像孙悟空一样认真思考,不要像猪八戒一样懒惰。

西游记读后感5

  暑假里,我看了许多书,有《查理九世》《恐龙世界》……其中《大闹天宫》最让我爱不释手。星期六早上,我一起床,就坐在书房里翻开《大闹天宫》,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这本书的作者是李健,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最后被如来佛祖用手压在了五行山下面的'故事。

  书中的孙悟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最喜欢孙悟空,因为他本领很强,一个跟头能翻十万八千里,他嫉恶如仇,一路上降妖除魔,他还会七十二变。齐天大圣真厉害!

  合上书,想想我要是孙悟空那该多好啊!

西游记读后感6

  我今天读了一本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这本书粤问世以来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泽为多种语音言。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文学著作。中国文学史上立起的一座不不朽的艺术丰碑。思想上和艺术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本书的作者是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他一生创作丰富,但是由于家贫,又没有子女,作品多已散失。而这本书主要讲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在曰本等亚洲国家也出现了以孙悟为主角的文艺作品。

  我读完这本书感受到了这本书值得我们去读。

西游记读后感7

  从前,大地被分为东神胜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在东神胜洲的花果山上有一个美猴王,后来,他拜师学艺大闹三界,被贬为取经人。五百年后,唐三藏从东土大塘来到西方极乐世界取经,一路收徒救难,共经过九九八十一难之后,终于修成正果成为五位圣佛。

  这个故事神奇扑迷,充满了神佛妖魔,从而反应出作者见多识广,也拥有着与孙悟空等人类似的.经历,最终创作出《西游记》这样园满之作。让大家明白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不能向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三个人一样想要偷懒,不劳而获而犯下滔天大错。

西游记读后感8

  西游记是一部接触的长篇神话小说到现在他已经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了这本书前六回事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空的`过程后面是全出的主要过程是唐僧师徒降妖除魔知道九九八十一难的经历最终取的了真经。

  唐僧取经其实是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唐太宗贞观年,唐人玄奘离开京城,长安来到天竺取经,而《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以中国传统神话,再次改写才写出这篇经典的游记。

  《西游记》中我最佩服的还是师徒四人的精神,他们不怕困难,历经艰险,经得住各种挫折。有坚定的信心,坚强的毅力,坚韧的意志,我觉得我要像他们一样百折不挠地为自己的目标努力下去。

西游记读后感9

  在寒假里,我参加了读《西游记》鉴赏的活动。

  《西游记》主要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我最喜欢孙悟空了,他武功高强,会七十二变,每次遇到困难都是第一个站出来的。他可以说是最厉害的了。

  假如我是玄奘,每次孙悟空说这是妖精的时候我会认真看,认真想,不会听猪八戒的花言巧语,把孙悟空赶走。

  《西游记》让我知道了,做任何事都不容易,就拿我们的学习来看,学习要持之以恒,如果半途而废的话,就什么也得不到。

西游记读后感10

  这一天看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真是开心!

  孙悟空进龙宫探宝,去阴曹地府勾生死簿,去天宫搅拌王母娘娘的`盘桃宴。挥舞着金箍棒,威风凛凛,把天兵天将和玉皇大帝打得一团糟。之后,在如来佛的帮助下,玉皇大帝的位置得以保住。

西游记读后感11

  在暑假里读了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这本书。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历尽千辛万苦取得真经的故事。书中每个人物都有不同的特点,但是我唯独喜欢孙悟空。因为孙悟空为了学习长生不老之术,一个人划着小木筏漂洋过海,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终于找到了师傅,在学习中,他不怕别人的耻笑,到处找师兄们教他练功,他的恒心终于打动了师傅,于是师傅交给他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的功夫。但是他忘记了师傅的`告诫,经在人群中卖弄,以至于被师傅赶出了师门。

  我要学习孙悟空为了学功夫吃苦耐劳的恒心,不学习他有了功夫就到处炫耀的行为。我要好好学习,遇到困难不灰心,努力解决问题。

西游记读后感12

  这是西游记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悟空打死谋财害命的'强盗,却被唐僧赶走。于是假悟空出现了,打倒唐僧,抢去包袱,并声言自己将去西去天取经。

  真悟空闻讯与假悟空怒斗,两个悟空挥舞金箍棒上天入地一番恶战。一时间真假难辩。后来如来指认假悟空是六耳弥猴,使他现了原形,悟空一棒将其打死。假作真时真亦假,谁真谁假谁能辨?一善一恶,或许正是悟空心中的善恶相斗。

  其实,每个人都有善恶两面,只有克服了恶的心魔,才能显现出善的本源。

西游记读后感13

  (《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历史不能说特别悠久,但对西方佛教文明有很大的影响。孙悟空与唐僧大师、猪八戒大师、沙悟净大师和坐骑白龙马一起经历了9980个困难,得到了真正的.经典。这表明,只要你坚持不懈,一切都会得到预期的结果。

西游记读后感14

  今日,我看了一篇文章——西游记,对我有许多感受和启发,还有人与人之间的不一样。先来说说人与人之间的不一样吧!像孙悟空和猪八戒,从他俩就能够看出,孙悟空不贪吃,而猪八戒就贪食,我们可不能像猪八戒学习啊!说完了不一样,此刻该说说启发了!我对于这个故事还是有启发的',比如,我们不能像猪八戒学习贪食,而是要学习孙悟空的机智勇敢。这篇文章也是蛮有用的,我期望以后也能够像孙悟空一样,有一身的好本领。

西游记读后感15

  读了《西游记》“观音院唐僧脱难高老庄行者降魔”这一回,在猪八戒被唐僧收为徒弟的过程中,我不禁有所感触。

  若想要使别人信服你,必须可以力服之,以德晓之,以智为止,以法治之。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七擒孟获,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因而,在现实中也是一样的道理,暴力的征服只是一时的.,以德理服人,以诚信待人,才能得到别人的信赖与尊敬。

【西游记读后感】相关文章:

西游记的读后感01-04

《西游记》读后感01-02

《西游记》经典读后感03-25

西游记经典读后感03-25

《西游记》 读后感03-14

西游记读后感03-29

(《西游记》读后感04-01

《西游记》的读后感02-14

西游记读后感01-06

西游记读后感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