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读后感>《摆渡人》读后感

《摆渡人》读后感

时间:2023-10-27 08:35:2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摆渡人》读后感[推荐]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摆渡人》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摆渡人》读后感[推荐]

  《摆渡人》读后感 篇1

  《摆渡人》是英国著名实力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的著作,凭借此著作,她一举获得了五项世界文学大奖。故事发生在神话背景下,以穿越荒原为主线,展现了人物灵魂成长的踪迹。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一个叫迪伦的普通女孩,乘坐火车去看望早已与其母亲离婚的父亲。不幸的是,火车在隧道处发生事故。当她从昏迷中醒过来时,四周悄无声息,她走出隧道,以为自己走错方向了,但她看到了一个叫崔斯坦的男孩,于是二人一起走向荒原。在后来发生了一幕慕神奇诡异的事件后,她才知道原来自己早已在车祸中死去,而眼前的'男孩只不过是一个要带她平安走向所谓天堂的摆渡人。死,原来这么地轻易,但她却并没有太过悲伤,反而是更加坦然了,甚至还关心起摆渡人了。在一次次的危险下,在一次次的逃亡中,二人渐渐地产生情愫。最后经历了种种困难,二人神奇般的回到了现实世界…

  故事情节可谓是引人入胜,极其新颖。孤独的荒原,爱情的萌芽,生死的拷问,贯穿了整部小说,让人在惊心动魄之余还会陷入沉思:何为生命的意义,何为真正的爱情?

  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关于打破既定规则的自己。崔斯坦觉得他一生的宿命就是做别人的摆渡人,从来没有想过如果放弃这份职业的后果是什么。每一个到达天堂的人都没有想过离开,只有迪伦想原路折返,一个人再次经历魔鬼,寻找心中的所想。别人告诉你这样不行,你打破格局就是不对。可总有人要去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事,也要有人在不打破道德的前提下为自己的人生做一些尝试。

  很多时候,人性存在的软弱,是我们不期待别人去尝试我们做不到,或者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我们悄悄抱着这样的心态,告诉他后果会有多糟糕,甚至说一些尖酸刻薄的话,那是因为我们有时候会担心,若是他成功了,我们却还在原地徘徊,我们的内心会不平衡。

  《摆渡人》读后感 篇2

  摆渡者的角色就像一个活在对方眼中的完美自己,作为向导,为取得他所要引领的那些人的信任,他会变成他们眼中最好的形象,他做过很多很完美的形象,却唯独不知道自己本应该是什么样子。他感觉到悲伤。

  而迪伦,在荒原里,她所遇到的一切路况,场景,天气,都是她内心的折射。

  看起来是一本向导指引刚死去的人穿过荒原(人间与地狱的通道)的小说故事,却更像一本心理学小说。

  死去后,会遇到一个引导者,也就是摆渡者,他的模样,形象,性格,年纪等等都会符合刚死去灵魂的期待。他的任务是带领那些灵魂穿越荒原,到他们该去的地方去。

  而所穿越的荒原,也是依照行者的想象而来,所有的场景,气候都是其内心的折射。可能会经历生前所害怕的一切。

  在历经艰难险阻到达目的地之后,可能还是有大多数的`人想再回去,但是如同在那里生活了很多很多年的老妇人所说,他们不是真的想离开,或者说是想离开,但是又害怕会面临的风险,不敢孤注一掷。这应该和我们现在很多时候的心态一样吧,对现在的生活不满意,却不敢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害怕面临的风险,会陷入还不如现在的处境中去。

  好在,最终,勇敢的迪伦还是毅然的决定返回。从来没有人做过,或者说,从来不知道是否有人做成功过的一件事。并且,迪伦还带着崔斯坦一起返回。回来的途中,迪伦做了崔斯坦的向导,有恐惧,不确定,但是一直都很坚定。还好,他们成功了,最终回到了人世间。这应该是一个喜剧,看到后来,一直绷着一根弦,不知道如果不成功,他们会怎样。

  16万字的一部小说,从昨天下午开始,今天看完了。很吸引人,忍不住一口气看完。或许,也是比较应自己的心境,一直都希望自己更勇敢坚定些。行走一生,会遇到很多的人,在这些人身上可能会有你想要的样子,但从没有一个人可以像崔斯坦那样,可以从头到尾渡我们到彼岸。或许,只有我们自己,才是自己的摆渡人,自渡彼岸。

  《摆渡人》读后感 篇3

  一叶轻舟,孤独地漂泊在水面上,而水面却被阳光晒的金黄,抬头才发现阳光上还有团团乌云。

  摆渡人,是岸与岸之间的相接,更是灵魂与灵魂的相拥。当他们直面生存、死亡与爱,哪一个会是最终的选择?如果生命进行再次轮回,他们又愿为此付出怎样的代价。

  克莱儿。麦克福尔,《摆渡人》的作者,一个极其平凡的人,却写出了不平凡的作品,塑造出来的主人公崔斯坦和迪伦都是那样的令人深省。这是一个史诗般动人的`故事,它令人激奋、恐惧、温暖、回归人性、引人深思。

  上帝为了帮忙孤苦无依的灵魂,找到回家的路,便为每个灵魂安排了一个摆渡人,陪伴他们一齐走过这段艰难的路程。崔斯坦,迪伦的摆渡人,他不明白自我为什么活着,没有属于自我的相貌性格,唯独摆渡人的身份能证明他的存在,护送灵魂是他的职责也是他的使命,历经千辛万苦后,只为一个灵魂得到归宿,而自我却没有归宿,周而复始地完成宿命的轮回。或许也正是他这样,之后才会有一个女孩出此刻他的生命里,改变他,让他感受到生活的完美,也让他找到了自我最终的归宿。当他为了自我所爱的,所想要得到的东西时,他能够奋不顾身甚至舍弃生命,只为守护一个无形的承诺,坚持不懈地追求,直到最终。他也得到了他最初向往的幸福。

  但,崔斯坦和迪伦之中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摆渡人?是崔斯坦还是迪伦,没有定数,记得有部电影中说:“怯懦囚禁人的灵魂,期望令你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而迪伦用生命和灵魂的不懈追求告诉我们:禁锢我们的从来不是有形的铁链和枷锁,而是来自我们心中无形的胆怯和对未来的恐惧与担忧。你的信念决定你自我的人生,仅有无所畏惧的自由灵魂,才能抵达美丽的彼岸,才能拥有完美的结局。或许,在过程中有多么的不尽人意,多么的坎坷,但想想总是完美的,当场最终拥有了圆满,你会感激那些挫折,因为是他们让不可能变成可能,让梦想照进了现实。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摆渡人》读后感 篇4

  单亲女孩迪伦,15岁的世界一片狼藉:与母亲总是无话可说,在学校里经常受到同学的捉弄,唯一谈得来的好友也因为转学离开了。这一切都让迪兰感到无比痛苦。她决定去看望久未谋面的父亲,然而,路上突发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车残骸之后,却惊恐地发现,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而眼前,竟是一片荒原。此时,迪兰看到不远处的山坡上一个男孩的身影。男孩将她带离了事故现场。但是,迪伦很快意识到,男孩并不是偶然出现的路人,他似乎是特意在此等候。命运,从他们相遇的那刻开始,发生了无法预料的转变……

  你陪我走完我心中的荒原,我为你放弃我心中的“安全屋”。来时我还是需要你保护的小女孩,而当爱来临时,我变得强大,感谢你让我找到面对“魔鬼”的勇气。我想,故事里是我心中真正的.爱情:纯真的爱、勇敢表达爱、勇敢追求爱。我庆幸故事的结局是完美的,给了我相信爱的勇气。

  向死而生,渡人即渡已。那荒原上的艰难险阻,便是自己给自己设置的障碍,当你足够坚定,有足够的勇气面对自己的心魔,便可以向死而生。怯懦囚禁人的灵魂,希望令你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我们都需要朋友,也许你认为自己很强大,能够帮助别人走完他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段路,但是你未必可以走完自己的路。人成长的过程非一人之力可行。那么,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又会是你的摆渡人呢?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摆渡者,每个人也可能是别人的摆渡人。

  你的未来,全都写在你内心最深的渴望里,这些渴望所散发的能量将会满足你所有的期待。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禁锢我们的从来不是有形的枷锁,而是来自我们心底的怯懦、对未知世界的恐惧与担忧。你的信念决定自己的人生,只有无所畏惧的自由灵魂,才能抵达甚至改变美好的彼岸。真正的救赎,来自心灵的自我成长与非凡勇气。

  《摆渡人》读后感 篇5

  《摆渡人》是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的一本畅销小说。书中一开场展现的是一个15岁小女孩的日常生活,唠叨的母亲,不开心的学校,敏感而略带自卑的个性,迷茫而又无聊的生活让她显得沉闷而又烦躁。这样一个女孩好像曾经都生活在我们身边一样普通。然后一连串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了,或者说本书还是一部非科学类的书,是的,出现了人死亡后的灵魂。在列车意外脱轨中死去小女孩的灵魂在黑暗中看不见任何光亮,她不知道自己已经死去,挣扎着爬出列车,然后她看到了唯一的一个人,来带领她的灵魂到另一个世界的.人—摆渡人。摆渡人一路上带领着小女孩的灵魂翻山越岭走向目的地,他淡淡的回避着女孩各种问题,不愿直接告诉女孩已经死亡的真相,直到女孩在行走过程中发现身体奇怪的表现,逐渐接受了肉体已经死亡的事实。情窦初开的女孩在一次次的危难中渐渐喜欢上了她的灵魂摆渡人,她情真意切的关心与信赖,逐渐唤醒了摆渡人几百年来内心深处麻木的情感。然而,摆渡人的工作决定了当他送女孩到达目的地后,他将再也不能见到女孩。

  人性的回归,可以让人找到真实的自我;爱情的力量,可以让人战胜恐惧。曾经自卑,软弱的小女孩开始变得勇敢而坚韧,如破茧而出的蝴蝶一般呈现出一个完全不同的自己,为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愿望,迸发出了巨大的能量。曾经阅遍人间生离死别几近麻木的摆渡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心灵深处对生命的认知,对美好的向往,对生活的热情。最终人性的伟大改变了命运,面对未知的恐惧,女孩与摆渡人勇敢的选择了即使灰飞烟灭也要在一起的决定。他们一起回到肉体死亡现场,然后奇迹发生了,他们都成了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类,可以如愿以偿的生活在一起。

  阅读《摆渡人》,更像是跟随主人公历经一场关于心灵变化的历程。灵魂的摆渡除了意味着走向另一个世界,也更意味着找到另一个更加真实的自己。如果说摆渡人引领了女孩的灵魂,那么某种程度上,女孩也是摆渡人的灵魂“摆渡人”。

  《摆渡人》读后感 篇6

  近几天,我读完了英国作家克莱尔.麦克福尔的网红作品《摆渡人》。读后感受颇深。

  其实我对带有“网红”字样的事物是抵触的。但发现这本书充满了让我意想不到的惊喜。

  这本书主要写了女孩迪伦在看望父亲的路上遭遇车祸,失去生命,然后遇到了亡灵摆渡者崔斯坦,从此让命运天平倾向另一边的事。这只是我的理解,和所谓的“官方”大体相同。

  但“官方”却说迪伦是事故中唯一的幸存者,这是令我颇为不解的——她死了,却是幸存者;其他人都幸存了下来,却都死了。

  其实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去想想。抛开肉体,想想与“摆渡人”这三个字更有关的灵魂。

  迪伦之前的生活,几乎可以用“一团乱麻”来形容,更没有任何朋友。但见到崔斯坦之后,她和他成了朋友。迪伦的灵魂也真正地活了过来。

  而其他人呢?他们为什么“死”了呢?拿在火车上和迪伦坐在一起的那个女人来说吧,她带了一堆包,这好比是虚假的物质世界。这些虚幻的东西把她和迪伦挤得非常不堪——灵魂也被捆绑。

  而在书中对迪伦影响最大的人便是催斯坦了。

  我认为他在遇到迪伦之前都是非常可怜的。因为他什么也不是。他从来没到过死人的'生活的地方,人间对他来说更是遥不可及;一开始工作时满腔热血,工作态度十分好,但遇到的灵魂们却都只活在过去,对他根本连一丝感激都没有。这一切让他心灰意冷,甚至让他在迪伦回来后连尝试新生活的勇气都几乎没有。

  所以书的封面上的那句“I exist beauce you need me”并没有指明“我”和“你”到底是迪伦还是崔斯坦了。

  而书中最令我震惊的环节,是伊莱扎告诉迪伦有许多灵魂想回去,却都被锁在了安界。但迪伦执意要走的时候,大门却向她敞开了。

  果然,爱与勇气,以及有你的我,势不可挡。

  《摆渡人》读后感 篇7

  带着激动的心情看《摆渡人2》,想追随迪伦去看她和崔斯坦回到人类的真实世界后的爱情如何发展,却在看了十章之后被一个乐观的老太太邢有瑜圈了粉。

  她在见到摆渡人的时候便知道自己已经死去了,但是她没有伤心难过,也没有嘶声力竭,更没有痛苦不堪的不愿意离开。她坦然的接受着眼前的一切,对于久卧病床的她来说,此刻没有痛苦,可以站在地上,可以大步向前走,可以大口大口呼吸,简直是一件太美妙的事,就像又活过来了一样,虽然她已经死去了。

  有瑜的荒原一直阳光明媚,艳阳高照,甚至开满了牡丹花。这让她的摆渡人也惊讶不已(荒原是灵魂心境的印射,若灵魂心境不好荒原则容易阴云密布,暗淡无光,那些专吃灵魂的恶鬼便会趁机而动)。因为看过第一部所以知道荒原有多么的变幻无常,灵魂的心情稍微有变动都会使天气立刻由艳阳高照变为阴云密布。也知道荒原有多么的危险,有多少灵魂在阴影中,在黑暗中被恶鬼拖入地下。然而有瑜却那么轻松的走过了荒原,他们也曾在最危险的地方遭到恶鬼的袭击,但书中有一处描写到“恶鬼们未能损伤有瑜笑脸上柔软、带着皱纹的皮肤”让我彻底迷上了这个老太太,仅仅“笑脸”一个词就胜过千万句话,有瑜的乐观、坦然、坚定连恶鬼们也进不了身。她实在让人佩服。

  书中不止一处描述了那些死去的灵魂在得知自己已经死掉之后是怎样的反应,有的绝望不愿接受不再配合摆渡人,有的伤心欲绝痛哭流涕。而有瑜在见到摆渡人的第一刻便接受了自己死去的`事实。她轻快的跟着摆渡人上路,即便知道荒原上有恶鬼她也没有畏惧,甚至她还会安慰她的摆渡人,在她的身上乐观、自信、睿智被体现的淋漓尽致。这样的有瑜即便是因病去世的老人,却依然让人觉得她魅力十足,优雅、美丽、热情、开朗……似乎所有美好的词用在她身上都不为过。

  我想若是我们在面对生活的时候也像有瑜一样乐观、自行,即便遇到如恶鬼般的困难也“笑脸”相迎,那我们的生活定然也会艳阳高照,开满美丽的牡丹花。

  《摆渡人》读后感 篇8

  新华书店的一次活动让我第一次接触到了摆渡人这本书,而在听到好友对它的评价后更是引起了我对这本书的兴趣,迫切地想要读这本书。几天后,书到了,我也立刻开始了书中遨游。

  书中讲的是一位叫迪伦的倔强小姑娘在火车上意外身亡,于是开始了从人间通往冥界的旅途。而在这途中保护她的是帅气而又冷若冰霜的灵魂摆渡人——崔斯坦。途中,他们坠入了爱河,而在迪伦走到终点后才知道自己可能再也无法见到崔斯坦了,于是,她冒着灵魂被毁的危险,重返荒原,踏上了寻找崔斯坦的旅程。最终,迪伦成功地找到了崔斯坦并带着他一起来到人间,变成了真实的人。

  文中的崔斯坦是个很典型的`形象,生活中有时也会碰到这种人。他们冷若冰霜,不容他人靠近他们的情感半分,使人不由得想远离。但是这种人并不都是天生的,大多数都是因为之后情感的培养或受了较大的心灵创伤才会这样。文中的崔斯坦便是如此,开始时他会尽力去安慰死者,同情死者,但是每当这些灵魂死去或者离开,他就感觉自己内心的情感失去一部分,之后便不再去同情他们了。

  俗话说“心病还得心药医”,文中的女主人公——迪伦便给了崔斯坦这心药。她不像其他死者,得知自己死后放声大哭或是抱怨一定是哪里出错了,而是坚强地忍了下来,反而对崔斯坦之前的经历而同情,对他不是一个“人”而难过。她把崔斯坦过去对死者的感情通过爱的方式还给了崔斯坦,用爱把崔斯坦的内心填满,感化了崔斯坦,从而使崔斯坦最终也像人一样学会了去爱。

  我明白了,生活中的人更是要去爱别人,用爱感化他人,因为只有爱才是最好的心药。

  《摆渡人》读后感 篇9

  闲暇之余,翻出了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所著的《摆渡人》。进入15岁少女迪伦的世界,同她一起踏上火车与五岁之后就未曾谋面的父亲相见,路途中意外发生后,迪伦从堆满尸体的车厢里艰难地爬出黑暗的隧道后,看到了等待她的崔斯坦。

  无助的迪伦只能跟着崔斯坦一起走出荒原,她们走过了山峰,也闯过了山谷,还有那深不见底的恶臭湖水,躲过无数恶魔,渐渐的迪伦发现自己不再属于这个世界。崔斯坦就是灵魂摆渡人,并且她爱上了这个带领她、保护她,穿越茫茫荒原,护送她到达天堂的灵魂摆渡人,同时崔斯坦也爱上了善良勇敢的迪伦。

  因为责任,崔斯坦护送迪伦到达灵魂的天堂,周而复始的摆渡一个又一个灵魂,从不思考自己的过去和未来。

  因为爱,迪伦竟走出天堂重返险恶丛生的荒原,从柔弱到坚强,从被摆渡到成为摆渡人,最终带领崔斯坦重返人间。

  这本书令人激奋,且恐惧,又令人温暖而引人深思。想想我们,除了失去生命,其他的`一切都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当我们今天在抱怨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的时候,我们要敲开心扉,问问自己是否真心对待他人?当我们还在抱怨工作不如意的时候,我们要反思,问问自己为之付出了多少努力?当我们在羡慕别人生活时,我们要认清现实,想想自己是否具备同样的能力?当我们总是失败,我们要分析原因,想想自己是否缺乏勇敢和坚定?

  书中的荒原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的就是灵魂内心的景象,人生如同荒原之行。你哭泣,天空便会狂风大作,阴雨密布;你欢笑,身边就是灿烂阳光,宁静如水。如何渡过荒原?除了勇敢面对之外,还要有强大的信念,“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的灵魂摆渡人?”——是我们自己,努力做最强大的自己。

  《摆渡人》读后感 篇10

  《摆渡人》读后感——开卷总有益 经朋友介绍买下的这本书,名字听上去像本名著,网上介绍的也挺牛逼,看了后不能说不好看吧,因为自己也是在短短几天之内就看完这本小说,并且在火车上那么嘈杂的场所也看了本书的60%,可能我该为自己现在的阅读状态高兴吧。

  一开始决定看一些小说也是出于培养自己的看书习惯,从《追风筝的人》到这本《摆渡人》,可能两者的差距太远,以至于刚开始看《摆渡人》的时候,我以为是特别俗套的言情小说,冷酷的男一,爱耍宝又显得有点弱智的女一,都想放弃阅读的一本小说,但是,火车上的无聊让我重新拿起了这本小说,看到最后,我为自己的没有放弃感到庆幸,不是为遇见这本小说,为最后女主的选择。

  其实我们现在很多人都是在求稳,不想改变,等待着时间给我们答案,然而迪伦穿过荒原,她就摆脱了那些一直纠缠她的恶魔,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她生命不再受到威胁了——她“回家”了,这是被摆渡人的终极目标,然而她爱上了她的.摆渡人,走过分界线她便再也见不到她的摆渡人,她不愿过着那样没有希望无限期等待的生活,她选择了再次回到荒原——那个她曾经无比害怕也无比甜蜜的地方。在看小说的时候我一直受一种思想束缚着——那个统管人界、荒原和鬼界三界的大boss该出来阻拦了吧。可能吧,作者追求的是一

  种无拘无束,而受限的是我自己。

  看完后会反思自己的生活状态,我是否在无休止的过着复制般的生活,没有变化,没有期待。然而其实自己是有梦想的,只是没有勇气再回到那个“可怕的荒原”,去寻找自己的“崔斯坦。

  《摆渡人》读后感 篇11

  很开心有一个完美的结局,摆渡人崔斯坦摆渡了无数个灵魂,从最初对不同灵魂的同情或是惋惜,到最后的冷漠,从最初对自己生活的不甘和对摆脱这一切的向往,到最后的麻木,摆渡了一个又一个灵魂却摆渡不了自己,他屈服了认命了,只把这样的工作当成任务,直到他遇到了迪伦!

  她有抗争有理性有倔强更有同情心和爱!摆渡人的任务就是连哄带骗地带着灵魂穿过一座又一座山峰,太阳出来了出发,天黑之前赶到下一个安全屋,直到将他们送到下一个他也未知的世界,然后开始他的下一轮摆渡!

  这期间危险重重,一方面要避免灵魂被恶魔抓走,另一方面要安慰灵魂知道自己死亡事实后的绝望,大多数灵魂听到这个消息都会很伤心无法接受,只有迪伦很坦然,并且关注到崔斯坦,这个摆渡人!

  因为她的关心,他渐渐不舍,因为他的'尽责,她渐渐产生了爱,最终两个人……彼此相爱!他骗他,陪她一起去到另一个世界,却在她跨过去后无能为力;她痛苦无助,因为他是她从来没有强烈感受到过的唯一支柱!没有他,另一个世界于她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她誓打破常规回去找他!回到那个荒原的世界。

  没有摆渡人的保护,恶魔发了疯似的窥视她,一分一秒都处在极度危险与恐惧当中,但是她最终还是找到了他,欣喜若狂!这一次,换她来摆渡他,带他去她生活的真实世界!那么多看似不可能,却在她被他摆渡后露出端倪,他不再变成另一个样子,也不再受伤后自动恢复……因为,他,渐渐地,像个……人!

  相爱的两个人,会幸福地在一起!迪伦还是成功摆渡了他!

  “原来你在这里?!”

  “我在这里!”

  《摆渡人》读后感 篇12

  我包括很多人大概都不知道人的终点是什么,人死后又是怎样的场景。原来人是有灵魂的,死后依然是你自己,只是你脱离了你的身体,走的时候你还能看到你的亲人是怎样的悲痛,而你这时只能看着,然后你会遇到自己的摆渡人。然后你会跟着他走,去哪?往前。在这段往前的旅途中你会慢慢意识到原来你已经死了,现在身处荒原,还面临着被恶魔抓走的风险,你可能再死一次。这次,是灵魂的死,魂飞魄散,你只能依赖自己的摆渡人,然后不断往前。

  这段旅途是如此有风险而艰难,而你还有别的选择吗?只能跟着自己的摆渡人了吧!往前是什么?一条分界线,当你走到那里你就又回家了,然后你将离开自己的摆渡人,在那个“家”等待着与亲人团聚,是的,总有一天你会等到的。那里不是天堂,却也是天堂,“家”是你最终的想象,打开一扇门又回到了你理想的生活中去了。

  我只觉得原来死的历程是这么神奇,如果你违背了那里的游戏规则,你可以逃跑,两种结果,一是魂飞魄散,一是回到自己的身体里面,也就是还阳,这大概就是在鬼门里走一遭又回来了吧!这简直太神奇了,不是吗?

  只是这本书的结局太过美好,因为爱上了自己的摆渡人,两个人开始逃亡,最后真的还阳了,连一直不得不接受自己使命的摆渡人也一起回到了现实世界中。

  这本书评价很高,暂时还没有特别多的感悟,只是给了我很多震撼,也觉得就算自己某一天死了,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估计也不会害怕了,因为我会遇到自己的`摆渡人,而不是孤独的走完那段旅程,然后,我会回“家”。

  原来人生不是虚无主义的,活着的时候应该好好珍惜,好好经历,好好感悟,然后不断完善完美自己的理想生活,为之努力,让它接近现实,最后就算没有实现那个理想,可是,死后那确实我最终的归宿和家,所有的感情还在,所有的阅历还在,所有的思考思想也依然保留,只是那里,没有人愿意选择离开那个“家”,因为内心的害怕,不愿意再走一遭面对恶魔的危险,还是因为那里是所谓的天堂。

  《摆渡人》读后感 篇13

  读这本书的感受,从开始的好奇,到中间的沉重,到后来的轻松,意料之外,却情理之中的故事,结局大概很完美。

  女主迪伦的天真无邪,不受规则束缚,勇敢。

  男主崔斯坦有他的责任心,愿意付出。

  整个故事,像寻梦环游记一样,将生与死,换了一种轻松的方式讲述出来。

  他是她的摆渡人,负责带领和保护她的灵魂,去往天堂。去往天堂的路上,他们称之为荒原跑。途中会遇到各种危险,如果在天黑前没有到达安全屋,灵魂会被魔鬼拽入地狱,加入魔鬼的一员。

  途中经历了很多困难,不过最后他们成功了。但却只有她去了天堂,摆渡人有自己的职业,他还得继续他的工作,保护下一个灵魂,去往天堂,他们大概再也不能相见了。而她,在天堂,想象没有他的日子,生活便没有了意义,因为他们在去往天堂的路上,他们意识到彼此的'重要性,她离不开他了。

  于是她不惜一切代价,宁愿冒着魂飞魄散的风险,也想试一试能重新再见到他。因为和他在一起,她才能体会到快乐,生活才有意义。而她真的靠着自己的意识,离开了天堂,在荒原重新遇到了他。

  于是她带着他,尝试回到她的世界,她期待着和他一起,在她的世界里一起生活。尽管他一直认为不可能,而且有风险,但为了她也愿意尝试,最后他们真的一起回到了她的世界。所以,她大概也是他的摆渡人,带他走出他日复一日,没有感情的世界。

  看似有些玄幻的故事,读到最后,大概明白这其实也不是没有可能是真实存在的故事。迪伦通往天堂的经历,就像是她的一个梦境,或是在生命遇到危险时的一些思考,而最后,强大的求生意识把她从生死边缘拉了回来,而他,崔斯坦,就像她说的,大概是命中注定会相遇的那个人。她曾梦见过他,所以她遇到了他。

  摆渡人,大概就是那个注定会遇到,在人生路上给你指引方向,在你遇到困难给你帮助,愿意为你付出,而你也愿意为之付出一切的人。

  而之所以可以遇到,大概就需要勇气,勇敢和真心的付出吧。

  《摆渡人》读后感 篇14

  花了两周时间,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终于将《摆渡人》看完。我没有看过电影,只是在kindle的书单上正好看到,我以为它会是一个讲大道理的书籍,夹杂着一些成功故事的缩影。

  然而,它并不是,这是一部讲爱情故事的小说。

  其实看完,略有虐狗,但还是给予人美好的期待。

  迪伦在去看望自己的亲生父亲时,火车出了事故,她被撞击的濒临死亡,此时,她的灵魂踏上了一场冒险且幸福丛生的旅途。

  她遇见了崔斯坦。

  一个本该冷酷无情,久经沙场的摆渡人,却无法自拔的做了一件又一件道不清说不明的事。从任务转为由心而发的保护,这便是爱吧!

  迪伦是内向且脆弱的',但她却又是天真无邪的。崔斯坦是迪伦的摆渡人,倒不如说迪伦是崔斯坦的摆渡人。

  就像我们总说,情侣在一起,总要历经磨合,共同学习,不求共死,但求共生,人生的齿轮不停的转,但因为有你,我便有了停下脚步与你共赏风花雪夜的勇气。

  崔斯坦完成了任务将迪伦送至天堂的边界,然后迪伦却固执的返回荒原,寻找到崔斯坦,将他带往人间。

  故事的结局真的特别的美好,甚至有点迷幻。

  现实生活中,人们好像总是缺乏勇气,去尝试别人想法,总是固执的单方面认为对错,思想的碰撞,以及你不问,我就不说的模式,拆散了一对又一对,但如果坚持一个人,翻一座山,估计会另有一番景色吧!但这种坚持也是需要感情反馈的。

  anyway,人生的道路上,你终将会遇到你的摆渡人,带你走向另一个世界。佛言有云:人与人的遇见,都是前世注定的,在某个不经意的拐角,无需铺垫,无需修饰,自然纯静,寂然喜欢,没有猜疑,无需伪装,笃定不移,干脆简单。

【《摆渡人》读后感】相关文章:

创业故事读后感04-29

现代商务职场礼仪读后感05-03

《夏日邀请函》读后感04-10

夏日邀请函读后感04-30

制度高于一切读后感01-31

《夏日邀请函》读后感3篇04-04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发展读后感04-14

小学教学读书心得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