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读后感>《爱迪生》读后感

《爱迪生》读后感

时间:2023-03-02 15:18:2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爱迪生》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爱迪生》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爱迪生》读后感

《爱迪生》读后感1

  大家应该知道爱迪生是谁吧?他是美国一个大发明家,小时候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呢!

  一天爱迪生来到鸡场里,看见了一只鸡在孵蛋,很好奇,便从家里拿了几个鸡蛋,躲到一个地方自己孵了起来,孵了一天一夜。他妈妈来找他时,他还在孵蛋呢!

  爱迪生在课堂上总喜欢问为什么,老师答不上来,便斥责他是低能儿,还把他撵出了学校。从此以后,他的母亲成了他的家庭教师。

  爱迪生好奇心强,什么事都要自己动手试一试。他的一生经历了6000多次发明失败,虽然遭受了很多波折却并没有因此放弃,反而更加坚定的投入到科学实验中。他为人类发明了XX多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通过看了爱迪生的事迹,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要象爱迪生那样从一次次的失败中获取经验,最后才能取得伟大的成就。要学习他那百折不挠的精神,遇到困难不妥协,不气馁。我又想到,我们要从小培养好的学习习惯,要多看多问多做,独立思考问题,遇到困难要想方设法自己解决,要有一颗顽强的心!

《爱迪生》读后感2

  爱迪生是20世纪杰出的发明家,他当发明家的缘于童年时的一件突发事件。

  在一个大雪天的夜晚,爱迪生的.妈妈突然病了。爸爸赶紧请来了医生。原来,妈妈得的是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动手术。当时,电灯还没被发明出来。用管线河南的油灯照明做手术是很危险的,医生犹豫了。妈妈的痛苦在加剧,爸爸在一旁急得直搓手,爱迪生也急得手心出了汉。突然,他眼睛一亮,说:“医生,我有办法了,您准备动手术吧。”说完,他跑了出去。不一会儿,他从邻居家借来许多面镜子,又把油灯都放在镜子前。这样,灯光射到镜子上,镜子在反射出灯光,屋子里一下子亮堂多了。医生顺利的做完了手术后,用赞许的语气对爱迪生说:“孩子,是你用智慧救了妈妈。”妈妈醒来后,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爱迪生握着妈妈的手,一本正经地说:“妈妈,晚上没有太阳多不方便,我要造一个晚上的‘太阳’。”经过不懈的努力,爱迪生终于发明了晚上的“太阳”—电灯。()

  爱迪生用自己的智慧的使妈妈脱离了危险。他后来之所以能成为举世瞩目的大发明家,是和他从小喜欢开动脑筋分不开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没有不能完成的事情,只要我们积极开动脑筋,就能够解决困难。

《爱迪生》读后感3

  今天晚上,我读完了《发明家爱迪生》一文,掩卷深思、回味无穷。

  读过《发明家爱迪生 》这篇文章的人都知道,他为了研制灯丝,不知疲倦的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他夜以继日的工作,饿了吃饼干、困了在椅子上睡会儿,又继续工作,正是因为有了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精神,爱迪生终于找到了合适的灯丝,成功的发明了电灯,给人们带来了光明。每当夜晚我坐在明亮的灯下,读书、写字、做题目时,就会想起这是发明家爱迪生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

  爱迪生一生除了发明电灯之外,还发明了许多东西。我想:他是非常聪明,有超人本领的人。但是他自己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是的,他每一项发明都是通过艰苦的劳动赢得的,都是他心血和汗水的结晶。

  读着,想着,夜渐渐地深了,但我毫无睡意,浮想联翩。在学习的.道路上,我快读六年级了,但我都没有爱迪生那坚持不懈的精神。有了一丁点成绩就沾沾自喜,不求上进,一遇到困难就后退、怕苦、怕累。缺乏爱迪生那种勤奋、刻苦的精神。使我感到惭愧。

  虽然时间不早了,但我又读了一遍《发明家爱迪生》这篇文章,我想:它给我在学习上远远不止这些,它会给我更多启发,更远大的理想!我永远牢记爱迪生:“在天才与勤奋之间,我选择勤奋。”的名言,用它时时激励着我奋发学习。

《爱迪生》读后感4

  今年初通读了电子书《爱迪生传》。深深的被故事所感染。

  爱迪生作为历史伟人,他的光芒依旧。不得不让我思索“为什么”。我想对人类而言:人生的本质是创造。平凡的人通常是为了改善生活而积累财富,这也是创造。伟人则是通过自己的工作改变人类文明的进程,之所以成为伟人,就是他对人类的意义是非凡的,所带来的人类的进步也是巨大的。爱迪生他通过一件件的发明完全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他的伟大,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读《爱迪生传》能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创造的.快乐。让我常常有参与或者进行创造的冲动。一个个故事让人体验一次次的神奇、一次次的快感。有时我真想做点什么,象爱迪生一样投入,象爱迪生一样着迷,哪怕只是一件事,此生足矣。

  读《爱迪生传》让我认识了一个曾经平凡而又不凡的人物。说其平凡,他也象我们一样在年青时期有过迷茫,有过为生活奔波,有过为工作劳累。他偷过懒、犯过错、有过喜怒哀乐。但他又同我们有那么多的不同,他超过常人数十倍的求知欲,他勤奋刻苦、不屈不挠、乐观豁达,这些无疑是他一次又一次成功的基础。

  最后用爱迪生最有名的一句名言来结束本文: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人生或多或少会有那么一些灵感吧,但有几个人能抓住它并为他付出辛劳呢!作为我们也许很难做到象他一样,但我想应该可以做到——再努力一点点、乐观一点点!也许生活因此而改变。做一个平凡但不平庸的人吧!

  

《爱迪生》读后感5

  暑假的一天晚上,我在明亮的电灯下一口气读完了《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虽然我没有见到过爱迪生,但看着电灯,我的眼前便浮现出了他的身影。

  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19世纪前,人们用油灯或蜡烛等来照明,一到晚上,世界就变得黑暗了。爱迪生暗下决心:“我要发明一种晚上也能亮的东西。”

  爱迪生发明电灯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最大的`困难就是找到一种适合的灯丝。爱迪生用了许多材料进行实验,都失败了,可他没有灰心。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爱迪生每天工作十八、九个小时,饿了他就吃饼干,困了就头枕两、三本书,躺在实验用的桌子下面睡觉。正是这种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精神,三年后爱迪生把试验室的芭蕉扇的竹丝撕成细丝,炭化后做成一根灯丝。这便是爱迪生最早发明的热电灯——竹丝电灯。

  人们常说:“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滴汗水。”科学家的每项发明和创造都是他们心血和汗水换来的。我也暗下决心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要有恒心,有钻劲,长大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爱迪生》读后感6

  你知道电灯是谁发明的吗?你知道拥有两千多项发明的人又是谁吗?这个人大家一定非常熟悉,他就是:爱迪生!

  说到爱迪生,我们一定会谈论他的众多发明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他从小走过的“路程”是怎样的呢?这本书就像“时光穿梭机”,把你带到那个年代。

  少年爱迪生是个既普通又不平凡的男孩:喜欢恶作剧,甚至逃学,但他身上潜藏着某种优秀的品质。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对母鸡孵蛋好奇,对高大的粮仓好奇,对身边所有的事物都有一颗敏感的好奇心。同时,他更喜欢尝试:他像母鸡一样去孵蛋;他点燃粮仓,看伸向天空的烟;他发明了一种简易的`聚光灯,帮助医生给妈妈做手术…….

  少年爱迪生是个勤勉的孩子。他从7岁开始推着小车去卖菜,还为自己谋了个报童的职业,他利用卖报的间隙到读书馆读书,在火车上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老师恩格尔对他“低能儿”评价没有使小爱迪生一蹶不振,反而激励他树立了远大的志向,成为他刻苦学习的动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最终成为伟大的发明家。

  “我为人类幸福已经尽了心力,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这是爱迪生临终时对来看望他的人所说的话。是啊!为了人类的幸福,爱迪生没有一刻偷过懒,用毕生的努力为别人带来幸福!

《爱迪生》读后感7

  我喜欢读《爱迪生》这本书,因为它使我受益匪浅。

  爱迪生小时候只上过三个月的学。爱迪生十二岁时曾在火车上卖报。每次卖完报纸,他总在一节专给吸烟的人乘坐的车厢里做试验。有一次,火车开动时,猛地一震,把一瓶白磷震倒了。白磷一遇到空气就燃烧起来。许多人起来,才把火扑灭。车长很生气,就狠狠地打了他一巴掌。可爱迪生钻研科学的决心没有动摇,他省吃俭用,又重新做化学试验来。

  无数次的实验,无数次的失败。硫酸烧了他的衣裳,硝酸差点弄瞎了他的眼睛,但他还是顽强的做实验。

  每一次做实验,爱迪生总是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工作着。肚子奏响了“饥饿交响曲”,就胡乱吃点东西;困极了,就趴在桌子上打个盹。不知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他终于成功地拿下了一千多项发明!

  成功靠勤奋,爱迪生没有这种精神,怎能获得成功呢?读了《爱迪生》这本书,我对聪明和勤奋有了新的认识。我才真正认识到,成功是来之不易的,它靠的'是人的勤奋和毅力!

  每当我看见爱迪生的画像,就不禁想起他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爱迪生》读后感8

  今天,我有幸拜读了胡适写的一篇名叫《终身做科学实验的爱迪生》的文章。文章主要写了:爱迪生从11岁开始做科学实验,直到84岁去世,所以大家都称他为科学圣人。在新泽西州的爱迪生实验室里保存着他2500册的'实验记录,每册有250页,或300页。最早的 一册是他31岁(1878)的记录。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类似的事情。比如说,昆虫学家法布尔。他从小就喜欢捉昆虫,遇到不认识的昆虫就喜欢去钻研。也可以称他为“昆虫圣人”。他用一生的心血编写了十卷《昆虫记》。他在写第十一卷时就去世了。

  又如说,我国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他走遍了大江南北,尝遍百草。直到他去世之前,终于完成了医学巨著《本草纲目》。一直到现在还在广泛使用。

  说了上面两个正例,我现在要说一个反例。就像成语故事——《滥竽充数》里说的:从前,有一个南郭先生,他不学无术。因为齐王喜欢听吹竽,而且是合奏,所以南郭先生就混了进去,和其他的乐师吃着一样的死后,由他的儿子来继承王位。因为他的儿子喜欢听独奏,所以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这些事例告诉我们:只有付出才能得到回报,如果你不付出你就永远也得不到回报。

《爱迪生》读后感9

  昨天晚上,我在明亮的台灯下一口气读完了《爱迪生》这本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虽然,我没有见过爱迪生,打在我眼前却很清晰地浮现出它的身影,因为他日夜操劳着烟里布满了一条条红红的血丝,显得非常得疲惫不堪。我仿佛看到爱迪生在在位研制灯丝,不知疲倦地试验了一千多种材料。他日以继夜的工作着,饿了他就吃一块饼,困了他就靠这椅子闭目养神一会儿,又继续工作,决不放过一,决不放过一分一秒。正是他有着这样一坚持不懈、百折不饶的精神,爱迪生终于找到了合适的灯丝。同学们,每当夜幕降临,大地一片漆黑的时候,当你们在电灯下学习的时候,你们想过吗?这普通的电灯,却是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有汗水和智慧换来的呀!

  爱迪生医生处理发明电灯之外,,还发明了电报机、电影、电池、打字机、电车、水泥、橡皮等等。他从十六岁的第一项发明――自动定时发报机算起,平均是俄二天就有一项新的发明,那怪人们都称他为“世界发明大王”!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我应要好好学习一下,他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正如爱迪生所说的:“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在家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为了自己心中的远大理想,就要开始努力!还要有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不要有一点点的挫折,放弃了事业,这才是成功的最大的一个要点!

《爱迪生》读后感10

  《爱迪生》是我书柜里最爱翻看的一本书,让我百看不厌,每次翻看都会感觉很兴奋。爱迪生是世界伟大的发明家,总共有几千种发明,为人类进步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爱迪生基本上没有上过什么学,那为什么他能成为世界伟大的发明家呢?答案是勤奋和坚持。他有着一生充满很挫挫折,但是他热爱科学,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支撑了他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科学发明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得,一方面枯燥无味,另一方面失败的经历令人痛苦不堪。上千次的'试验失败的打击换着是我的话,可能早就放弃了,可爱迪生却能越挫越勇,累了趴在桌上眯会,累了啃点面包。面对别人的嘲笑不以为然,依然做着手上的事情,爱迪生坚韧的品格触动了我。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上千种材料中找到了钨作为电灯的材料。他一下子改变了全世界,为世界人民带来了光亮。成功靠的是坚持,靠的是勤奋。这让我想起了上学期学校的800米长跑,体育很差的我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能在规定时间内跑完800米。这多亏了老师和同学的鼓励,我用了一学期的时间,慢慢练习。经过前期痛苦的折磨,我最终成功跑完800米,这些都因为自我的坚持。

  看完这本书,我非常兴奋,就好像我也找到了电灯的材料一样,其实我是找到了成功的钥匙,那就是坚持和勤奋。

《爱迪生》读后感11

  今天,我读了《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爱迪生想发明电灯,先后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但是,一次次试验却一次次失败了。他受到了大家的各种讽刺,但是爱迪生没有在意,也没有退缩,他认为失败是成功之母,每一次失败代表着又向成功走近了一步。他不断努力,坚持到底,终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给人类带来了光明。

  读完后,我很佩服爱迪生。我从他身上懂得了不怕困难,只有坚持到底才会成功的'道理。

  古往今来,有许多这样的名人。“诗仙”李白小时候不爱读书,但是后来他每天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愤读书,终于成了一代大诗人。阿里巴巴创办者马云,小时候学习成绩一般,考大学更是考了三年才考上,想读哈佛也没有成功,但是他坚持不懈,通过自己的努力,他成了世界知名的富豪。

  在我们生活中,也要有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如果作业不会做,如果考试失败了,不要灰心,不要泄气,要耐心思考,找出原因,努力学习,战胜困难,坚持到底,这样,我们就会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爱迪生》读后感12

  今天,我读了一本叫《爱迪生的故事》的书,我被爱迪生坚持不懈的精神震撼了。

  这本书主要讲了爱迪生只读了三个月的书就被老师赶出了学校,之后她的母亲就亲自教他读书,经过母亲的耐心教育和教导,他刻苦学习,长大之后,他不断实验发明一些东西,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发明了20xx多样东西,成为了发明大王。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他坚持不懈的精神是能成为发明大王的关键。他在发明电灯时,为了发现一种适合做丝的`材料,用了1600多金属、矿物都未能成功的情况下,毫不气馁地继续夜以续日的实验其他材料,终于在1879年发明出来了一种能亮45小时的电灯。我觉得他能从1877年坚持到1879年很不容易,因为他每天除出了吃饭和睡觉,其他时间都全部用来反复做辛苦又枯燥的实验,还要不断更改方法来z制造灯,如此的坚持了2年,实在了不起。

  读了这本书,我想起了在学而思里发生的一件事。有一次老师教我们算一下2的20次方是多少,我一看就知道要写很多算式,于是我就不写。现在我觉得当时自己做得不对,爱迪生为了发明一种新电池不断研究,而我算这道题只要几分钟,我以后要学习他,不要因为怕麻烦就放弃。

《爱迪生》读后感13

  今天,我读了发明大王爱迪生这篇文章。

  当我读到他的一生,仅是在专利局登记过的发明就有1328种时,我感觉爱迪生非常热爱科学。

  当我读到“有一回上算术课,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了2+2=4,爱迪生马上站了起来问“老师,2加2为什么等于4呢?”这时我感觉爱迪生是个凡事都喜欢问到底的人。这个时候我想起了我自已记得有一次,我问爸爸:“世界上怎么有那么多星球呢?”爸爸回答说:“这个我也不知道,你以后书读得越多时,知识积累越多自然就会知道的。”

  当我读到“没过多久,他又对电报进行了改进,经过多次试验,一架新式的发报机试制成功了。”我感觉他为了对电报机进行了改进,经过多次试验但都失败,但他并没有放弃,坚持的力量,最后还是成功了。此时我不由的想自己,记得有一次我写一道题,写了很多次都错的`,我就不想写了,开始烦躁。其实我们应该学习爱迪生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有所帮助,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爱迪生》读后感14

  暑假里,我花了两天的时间读完了伟人传记《爱迪生》这本书,这本书讲的是爱迪生从出生到逝世的一系列有趣的故事。

  爱迪生于1847年2月11日诞生于美国中西部的俄亥俄州的米兰小市镇。

  爱迪生一生共有两千项创造发明,1093项专利。但是,他8岁上学,但仅仅读了三个月的书,因为爱迪生太爱问问题了,上课又没有认真听讲,就被老师斥为“低能儿”,而被撵出了学校。从此以后,他对母亲南希女士成为他的“妈妈老师”。在母亲的.悉心教育下,爱迪生对读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终身以书为友。后因接触《自然哲学的学校》,对化学实验产生兴趣,从此走上实验、发明之路,并最终成为一位伟大的发明家。

  读了这本书后,我学到了很多知识,爱迪生回成功并非有天赋,而是因为他的好奇、实践、痴迷、执着精神,获得成功。曾有记者问过爱迪生:“您发明灯丝是经过1000多次失败,为什么您还能坚持呢?”爱迪生则回答:“因为失败乃成功之母!”是啊,如果爱迪生不坚持不懈,就不会发明出灯丝,也就没有全人类的光明。

  在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或者是失败,就会放弃,但爱迪生和我们截然不同,他会锲而不舍,直到成功。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啊!我们应该向他学习,遇到困难迎难而上,遇到失败毫不气馁。

《爱迪生》读后感15

  今天 我饶有兴致地读了一本书 ,它的名字是《 爱迪生的故事》。文章内容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它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善于思考,勇于创新,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事情,在困难面前都要去动脑想问题。

  我也听过几个类似的故事。

  在果园里,丰收的季节到了, 许多果民都纷纷去采摘苹果, 可是他们都没有发现,树上的苹果成熟后都会垂直从树上掉下来,而不是掉到天上去。 细心地牛顿发现了这件事情,他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成了一名著名的科学家。

  还有一件事情, 当敌人的舰队进攻阿基米德所在的城市时,由于守城的部队太少了。这时, 阿基米德在紧要关头想出了好办法,他叫城里每个人都拿起自家的.一面镜子,集中对准敌人船帆的方向。 由于过去的船帆都是用油布做成的 ,很快,透过镜子聚焦阳光反射到船上,敌人的船队着起了大火。敌军就这样很快被消灭了。

  通过这些故事, 让我懂得“思考是智者的习惯,思考是成功的关键。思考是智慧的火花,思考是成就未来的翅膀。”的深刻道理。

  所以我们在困难面前,要不退缩 要勇于面对。

【《爱迪生》读后感】相关文章:

《爱迪生》教案03-05

《爱迪生》教案15篇03-23

爱迪生救妈妈教案03-06

《爱迪生救妈妈》教案11-04

爱迪生的读后感04-04

爱迪生读后感03-31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反思03-26

爱迪生救妈妈优秀教案03-04

爱迪生传读后感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