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职网>创业宝典>创业资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业班40名学生集体下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业班40名学生集体下海

时间:2022-02-20 16:34:33 创业资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业班40名学生集体下海

  “学生们做的是小买卖,这是他们创业之路的开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业班40名学生集体下海

  南航创业班40名学生“集体下海”

  一定要拿着风投,开着公司才能叫作创业吗?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管理系2014级市场营销一班学生看来,那种创业距离他们有点远。对他们来说,创业更多是一种体验,是课桌、书本之外的第二课堂。

  “学生们做的是小买卖,这是他们创业之路的开始。”金城学院管理系党总支书记陶荣兄说,班里40名学生分属于7个创业团队,7个“小老板”带着全班同学创业,成了学院里小有名气的“创业班”。

  7个“小老板”带着同学“下海”

  这个班的创业团队从事的项目只能算作小买卖:班长陈佳娃和学习委员程冬丽,带着班上几个同学办了一个培训班;王柏然有家网店,从设计学院的师生那里找创意,做复古风格的服饰;“果粉”宋旭的团队主营电子产品;毕达跟学长们一起,打磨出一家初具规模的经纪公司;喜欢运动的许冰,在朋友圈里做起了品牌运动鞋的代理;向光毅有亲戚是做红木家具的,多下来的红木料子,他做成了红木手串,颇受欢迎……

  7个“小老板”忙活得有声有色,吸引了本班同学集体“下海”。“我们经常开玩笑,说我们班的口号是‘全班创业,一起挣大钱’,但事实上,对我们学营销的学生来说,这是一种课本之外的体验。课本上说的东西是不是这么回事,我们想通过实践去检验。”程冬丽说,做这些事情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挣钱,更多是一种体验参与。“很多成功人士的大梦想,不都是从小买卖开始的吗?”

  从亏损2000元到盈利6万元

  “在自己想做或喜欢做的事情上,我们不怕吃苦。”宋旭做电子产品,经常要到珠江路去提货、换货,“我们学校离市区比较远,交通也不方便。每次去珠江路提货,要先坐校车再转公交,来回4个小时,坐车坐得腰酸背痛,可心里一点儿也不觉得累。”

  程冬丽的培训机构是在高考后的暑假做起来的。“我对培训比较感兴趣,高考完后就琢磨着做一个。后来跟几个同学一合计,大家把以前的积蓄拿出来,再找父母借点钱,说干就干。”程冬丽说,当时走了好多地方,终于定下了一套房子,简单装修后就开始招生。没有生源,程冬丽和小伙伴就去学校门口发传单,来一个人,教;来两个人,教。口碑慢慢有了,生源不再是问题。

  “现在培训班上有70多名学生,从小学到初中都有,主要教语数外。从开始亏损,到现在除掉成本,收入基本够我们自己的生活费了。”程冬丽骄傲地告诉记者。

  据统计,从2015年2月到11月,7个创业团队的收入从开始的亏损2000元到现在盈利6万元。

  未来将对团队进行整合

  创业挣了钱固然开心,但市场的磨炼让这群未走进社会的大学生,对生活和未来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大家之所以都去创业,跟我们所学的专业有很大关系。市场营销,必须要接触市场,用实践检验理论。学生们通过这些经历,更明确了未来的发展之路,能提前做好准备,尽早适应。”陈佳娃说,这是全班同学选择“下海”最主要的动机。

  毕达和学长们开的经纪公司如今初具规模,现在扩大经营面临着资金压力。覃爱玲卖的是一款辅助减肥的产品,尽管她是管理系辩论队最佳辩手,但她坦言,自己面对市场远不像参加辩论赛那样有把握。

  不过,在这群学子看来,有了经历,才能给自己找到更明确的定位:有的人可能适合市场,那就需要拓展创业的深度;有的人更适合学术,那就在学习上下功夫。“接触了市场,我们才知道要有针对性地去认真学习。再说,我们还年轻,就算走错了,还来得及调整。”这是宋旭对自己目前所做的“小买卖”真实的态度。

  身为“创业班”的辅导员,贾雪蕾很欣慰。“不管成败,这些创业的经历一定能帮助学生提前适应社会,增强动手、组织、管理和与人沟通的能力。”贾雪蕾说,针对学生在创业中的困惑,现在班上成立了创业者协会,定期举办创业经验交流分享活动,未来还会对经营不好的项目进行整合,把资源用在一处,在创业深度上再下功夫。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转眼间2016年翩然而至。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们谨代表浙江大学,向全体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海内外校友和长期关心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诚挚的问候和新年的祝福!

  回顾2015年,我们砥砺奋进。这一年,在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下,学校各项事业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

  人才培养体系和环境不断优化,浙大学子屡获海内外创新和创业大奖,高峰学科与一流骨干基础学科建设计划全面启动,一批优势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排名前列,主要创新指标保持全国领先,涌现出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和杰出创新团队,院士等高层次人才数量显著增长,国际联合学院建设顺利推进,高水平国际合作交流进一步深化,舟山校区正式启用,紫金港校区西区建设全面展开……这一年,我们集中全校智慧和力量绘就新的蓝图,精心编制了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确立了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办学的战略方向进一步清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与路径更加明确。

  展望2016年,我们鼓劲待发。全校上下要凝心聚力,牢固树立“创新、协同、人本、开放”理念,强化品质内涵,彰显办学特色,全面实施“六高强校”战略,推动落实各项建设发展和改革保障任务,扎实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及一流学科建设,努力开好局、起好步,为学校“十三五”改革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学校奋斗愿景清晰宏伟,我们要更加坚定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理想信念,力行“求是创新”校训和“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共同价值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期盼所有浙大人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共同谱写学校发展的新华章,携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衷心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生活幸福、快乐安康!

  武汉纺织大学建家校共育学生工作机制。

  “大学老师进村家访,头一遭”

  “咱们村子出了不少大学生,可大学老师进村里做家访,还是头一遭呢。”近日,武汉纺织大学学生家长、家住湖北省阳新县的80岁老人王咏清笑着告诉记者。

  2015年12月,武汉纺织大学开展以“走出校门,走进家门,精准扶贫送温暖”为主题的系列家访行动,对学校近40名经济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学生及家庭进行走访慰问。走访中,教师不仅为每个家庭送去1000元慰问金和慰问品,还实地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倾听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建议,帮助学生制定学习成长发展计划。

  “我是第一次以老师的身份进行家访,一走进学生家门,看到破旧的房屋、杂乱的家具和墙壁上贴满的红色奖状,心里挺感慨的。”武汉纺织大学辅导员祝捷说起家访,仍然记忆犹新。

  家住阳新县的大学生小方(化名),父母去世,从小就和外公外婆一起相依为命,懂事的他从不乱花一分钱,学校一放假就回家帮老人干农活儿。

  “孩子平时从不乱花钱,上大学每月才用400元不到的生活费,寒暑假还经常去村里工地上帮忙干力气活儿挣钱。”小方的外婆说。

  走访中,武汉纺织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曾令玉拉着家长的手说:“孩子们在学校,请咱们家长放心,学校会继续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保证孩子安心学习、顺利毕业。”

  在武汉纺织大学,像小方这样受到帮助的学生还有很多。家住红安县的小王,父亲遭遇严重车祸,昂贵的手术费用让本就不宽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家中有70多岁的爷爷奶奶,一家人的生活及两个孩子上大学,所有的重担全靠母亲一人做农活儿支撑维持。

  生活的艰辛并没有让小王这个90后消沉,反而让他的心态变得更加豁达。“不吃苦中苦,怎为人上人”,是小王最喜欢的一句格言。“老师给我申请了学院实验室的勤工助学岗位,我既可以做实验,圆我的科研梦,又能打工贴补零用。我觉得自己已经很幸运了。”小王说。

  面对家长们的期望,做家访的教师们一边反馈受访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一边向学生家长介绍国家和学校各类资助政策。“家访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希望通过家访,把学校的关怀送到学生家中,加深对困难学生的了解,建立家校共育的良好学生工作机制。”武汉纺织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金艳说。

  “好的政策,只有接地气,才能冒热气。”武汉纺织大学党委副书记刘在洲说,这次家访是一次探索,学校将坚持年年走下去,打通学校和家庭的“最后一公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业班40名学生集体下海】相关文章:

南京市大学生创业指导站和创业培训补贴04-29

大学生创业心得05-02

大学生另类创业04-13

大学生创业计划04-28

大学生创业口号11-24

大学生创业课程心得05-08

大学生自主创业05-08

大学生自主创业?05-09

大学生创业指导心得05-05

大学生自主创业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