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职网>创业宝典>创业资讯>论述基于提高综合素质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考

论述基于提高综合素质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考

时间:2022-05-09 10:03:10 创业资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论述基于提高综合素质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考

 

论述基于提高综合素质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考

  [论文关键词]综合素质 创业教育 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

  [论文摘要]文章在研究国内外有关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文献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研究成果,提出了基于提高综合素质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路,即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应当将创业教育与专业导论课程融合,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结合,将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融合,将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融合。
  
  教育目标必须通过有效的课程载体来实现,通过系统化的课程教学,把创业者在创业中积累的经验整理成一套系统的科学理论,并通过教学的形式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具备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由于课程体系的设计直接影响到目标的达成效果,因此,应结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特点,研究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计的相关问题,通过系统的创业教育为创业者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提供保障。
  一、国外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情况
  创业教育在美国高校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和研究成果,其特点是注重学生创业意识、创业品质的培养,使学生形成完整的创业知识结构。首先,美国高校已形成了系统化的课程体系。2005年有一千六百多个学院开设了2200门关于创业的课程,涵盖了创业构思融资、设立管理等方方面面,涉及法律、新兴企业融资、商业计划书、创业领导艺术及教育、技术竞争优势管理、大型机构创业、社会创业、成长性企业管理、家族企业的创业管理等几十门课程。具体实施办法是将创业教育渗透到基础课和综合课课程设置当中,同时,单独开设创业课程。90%的大学毕业生至少上过一方面的创业课程,其课程已涵盖了建设一个企业应涉及的各方面知识。其次,美国高校已形成了较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实践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职业技能,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允许学生参加校外的协作项目,通过建立社团为学生提供各种锻炼机会,重视产学研合作教育,而且在教学中注重引入大量的现实案例。
  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创业教育与创业支持体系。英国伦敦商学院的Jonathall Levie教授进行了关于创业教育开展情况的调研,至少45%的英国大学开设一门或多门创业教育课程,而且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在发展中国家,印度对创业教育也十分重视,早在1966年就曾经提出“自我就业教育”的概念,鼓励学生毕业后自谋出路,使他们“不仅是求职者,还应是工作机会的创造者”。这一培养目标在20世纪80年代再次引起印度社会的重视。印度政府在1986年的《国家教育政策》中明确要求培养学生自我就业所需的态度、知识和技能。
  二、我国创业教育课程开设及研究现状
  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在近十年的探索中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从创业教育课程开设情况看,主要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作为专业选修课,只在管理类等少数专业开设;其二是作为公共选修课,各专业学生都可选修,但一般都没有被列入必修课程。由于创业教育课程还未被纳入高校整体课程体系之中,绝大多数高校还只是停留在开设部分选修课程的层次上,造成了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弹性有余、刚性不足的局面。
  国内学者对如何设置创业教育课程进行了较多的探讨,笔者选取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了研究,大多数学者借鉴国外创业教育课程开设经验,结合我国创业教育现状,从理论上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设想。部分学者认为创业者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包括对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分析判断能力、捕捉商机的能力、项目运作知识及应用能力、财务知识及应用能力、团队合作沟通协调能力、合法综合利用各种资源的能力,提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该包括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实践三大板块12门课程。三大板块的逻辑关系为,创业精神催生出不懈的和良性的创业动力,创业知识是顺利开展创业活动的基础,创业实践是在创业精神与创业知识的基础上对创业过程的设计与模拟。这12门课程包括创业哲学、创业文化、创业心理学、创业伦理学、创业法律、创业财务、创业团队建设与沟通、项目管理、市场营销、创业管理学、创业感悟等。
  一些学者认为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基本的创业素质,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结构。根据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建立合理的课程计划,即在全校开展创业教育公选课、本科课程和研究生课程;根据整合课程结构与围绕创业基本素质的四个方面开设核心课程相结合的设计原则,整合课程结构,应该体现在公选课上,核心课程应该体现在本科课程和研究生课程上。一些学者提出全程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构想,认为有必要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中循序渐进、协同一致地推行,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进行有侧重的创业意识、创业理念、创业知识、创业人才和创业实践的系统教育。基础教育领域内的创业教育开展是以培养创业意识与创业志向为主要目的,而大学阶段的创业教育则是以培养创业型人才为主要目的。还有学者借鉴美国国家创业指导基金会的做法,认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教育可以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课程模块对学生实施教育。模块分为基础知识层面、技术知识层面、实践知识层面。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各校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授的课程模块。基础知识模块分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造与创新教育等模块,技术知识模块包括商业机会分析、市场营销、财务知识、法律与税收模块,实践知识教学模块包括创业实践应用和公益事业两个模块。这些学者的思路对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为以后的研究打下了基础。但这些研究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知识,将创业教育与学生就业和综合素质割裂开来,存在一定局限性。笔者将创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结合起来,提出新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思路。


  三、基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设置思路
  创业教育是一个综合体系,需要跨学科的课程设置,因此要踏实推进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使创新、创业的理念融入教学之中。结合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应明确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目标,培养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新型个性,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心理品质,形成创业知识结构,提高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之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为今后的创业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
  为了实现创业教育的目标,大学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应既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因此,应将创业教育理论课与创业教育实践课程结合。
  创业实践课程能让大学生身临其境地感触和体验到创业过程中变化的复杂环境,使他们从中不断地磨炼自己的毅力和品性,创业个性意识倾向和创业个性心理特征得到很好的熏陶和磨炼。同时,创业实践课程便于扩大大学生的创业知识领域和创业背景,丰富创业知识,积累创业经验。根据创业实践课程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创业实践课程主要分为模拟试验型、社会实践型,从课程内容的角度分为经营管理实践课程和社会交往实践课程两类。将这两个维度结合起来,创业实践课程主要分为单项经营管理模拟与实践、综合经营管理模拟与实践、单项社会交往模拟与实践和综合社会交往模拟与实践四类课程。可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具体内容,如参观企业、访问消费者、商业调查、“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等以及开展创业专题讲座和报告,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创业教育理论课程按照重要程度和性质的差异,设置学科渗透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三种课程。第一,学科渗透课程是指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创业教育的课程,其设置的主要框架是:文科类学科中进行以创业意识类为主的学科,理科类学科中进行以创业知识类和技能类为主的学科渗透等。第二,学科必修课程的设置。除各专业的基础课程外,创业教育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主要有创业意识课、创业心理课、创业者素质课、创业社会常识课和生活指导课等课程。在这些课程的学习中,大学生没有专业之分,都必须认真领会课程的意图,努力学习课程内容,尽快达到课程的既定目标。第三,学科选修课程的设置。创业教育的选修课主要包括“创业学”“市场营销学”“创造学”等知识类课程。实际上,就大学教育领域而言,创业技能、知识类的创业教育课程均具有选修性质,可根据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灵活地设置各类最需要的科目。
  (二)创业教育与专业导论课程融合
  按照国家对高校课程设置的要求,在大学第一学期可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导论课程。这一阶段创业指导的主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专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导论课的结合,使学生明白各自专业特点,明确通过学习自己将来可以干什么,应具备哪些创业基本素质,及早做好就业与创业的心理准备。
  (三)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融合
  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创业和就业素质,应将创业教育的学科课程与学科课程体系结合起来,用创业教育思想向学科专业课程渗透。一般来说,文科类学科专业主要渗透“智力创业”思想,理科类学科专业主要渗透“技术创业”思想。当然,“智力创业”与“技术创业”并没有截然的界限,二者相辅相成。通过创业教育课程向学科课程渗透设计创业学科课程,可以有效地利用课堂资源,起到事半功倍之功效。
  (四)创业教育课程和就业指导课程融合
  就业指导课程设置的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提高自身素质和就业能力。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目标是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心理品质,提高创业能力,形成创业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创业和就业。就业指导课程与创业教育课程的作用和目标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地方性高校在课程设置时应将创业教育课程和就业指导课程融合,融创业教育于就业指导课程之中,将就业指导纳入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可设置四个模块:职业生涯设计指导、职业素质及提高、创新与创业教育、创业者素质和能力。通过职业生涯设计课程让学生了解职业生涯的概念、职业生涯规划及其定义,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方法和步骤,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条件做出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职业素质及提高课程使学生掌握素质及职业素质的内涵、提高职业素质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创新与创业课程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知道当今倡导创新的意义及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了解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通过创业者素质和能力课程使学生了解创业者应具备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知道如何培养自己的创业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徐萍平,杨海锋,邬家瑛.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构想与实践[J].科研管理,2005(26).
  [2]席升阳,曹淑红,孔繁敏.全程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与实施保障[J].创新创业教育,2008(16).
  [3]霍彬.财经类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初探[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08(2).
  [4]李涛.创新与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2009(2).
  [5]陈彦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目标及体系构建[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论述基于提高综合素质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考】相关文章:

自我综合素质评价08-08

综合素质自我评价01-27

学生综合素质评语12-28

综合素质自我评价06-13

综合素质的自我评价04-12

教师素质提高培训总结12-02

小学综合素质评价评语08-21

综合素质自我评价范文03-28

学生综合素质自我评价04-22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评语08-18